贫铀弹恐慌席卷欧洲

贫铀弹恐慌席卷欧洲

一、贫铀弹恐慌席卷欧洲(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睿[1](2018)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文中指出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带来了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紧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问题持续加剧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与对策。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学术界开启了用生态学的观点探讨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涌现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社会思潮——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并从生态的维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的新理论。论文通过对西方理性中的控制自然、生态中心主义和经济理性等观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反对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重新阐释了控制自然的内涵并论述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类不是引起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对西方理性观念所产生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分析,从制度的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反生态的本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之间二重矛盾以及探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物质断裂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着重批判了生态资本主义改良的幻想和资本主义与生态学之间是相矛盾的,并得出改良后的资本主义是不能解决生态问题的结论。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和军事实力,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转嫁的生态帝国主义的罪恶的行径展开了激烈的批判。此外,在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驱使下,由此导致的技术异化、消费异化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分析并阐述了技术异化和消费异化产生的生态后果和摆脱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性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强调只有通过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解决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对未来社会应当遵循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例如,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生态技术、倡导理性消费、抵制生态转嫁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实现生态共享是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我国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生态马克思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让生态马克思主义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张华丽[2](2018)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问题,并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思想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研究成为热点,自然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资本主义、生态现代化等理论话语应运而生。在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在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上相关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国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环境话语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该问题理解与认识的差异,并在世界环境治理的时代浪潮中,交流竞争,争夺着对环境问题的阐释权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话语权。本文以环境话语为支点,以世界环境话语体系为参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本文在梳理研究国内外话语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传播与发展三个方面,并依此思路,布局谋篇,从环境话语切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进行论述,最后将其归结为对环境话语的超越,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关于社会发展的话语体系,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坚持和发展。本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导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等内容。正文五章分别从理论支撑和研究框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传播与发展以及问题与建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趋势。第一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环境话语体系首先,从话语、话语体系和环境话语体系的探讨入手,在梳理国内外相关话语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文中话语体系概念的内涵和使用方法,为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基本研究框架。其次,在对西方环境话语体系的简单梳理中,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认识国际社会环境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和主要内容。最后,从环境话语的角度初步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基本特征以及在在国际环境话语领域的地位。第二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本章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的国际国内客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其形成的关系网络和形成标志。对本章内容的探讨借鉴了福柯的话语形成理论,力图总结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对象的形成、陈述方式的形成、概念的形成和策略选择的必然性,表明它是世纪之交特定的国际国内关系网络作用的结果,从而论证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回答它为什么能够建立的问题。第三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作为话语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表现形式的集合,包括概念系统、理论体系和话语形态三部分内容。本章首先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及其逻辑关系进行概述。然后对其三种形态即学界的学术话语,政界的政治话语和人民的大众话语作出概述。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回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什么的问题。第四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与发展任何一种话语体系在形成以后都要经过传播,获得认同,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也就是其获得社会认同的过程。根据认同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两个部分。三种话语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同特点和传播方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传播与发展的探讨,回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以后怎么样的问题。第五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反思与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特定知识和权力网络作用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它的这种必然性并不排除主体有意识的话语建构行为,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问题研究与理论成果总结一样都是对主体话语建构行为的反思,是人类有意识的和自觉创造行为的表现形式。本章是对目前学界已经存在的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建构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成果进行的归纳总结。最后,在对其进行总结性概述中指明它已经超越了环境话语体系的意义,成为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本章内容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认识的升华,也就是进一步从更深层次上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什么的认识。结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有生命力的话语体系对全文作归结,指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生命力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的创新之处。首先,体现在选题方面。生态文明和话语体系都是20世纪新兴的研究领域,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学界的成果还比较少,国内尚未发现这方面的博士论文,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作为研究主题本身就是对生态文明研究的创新。其次,体现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在以往生态文明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概念为纲,以话语体系研究为主线,力图突破以往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零碎研究,把研究视域扩展到生态经济学、环境政治学、文学等领域,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学术领域、政治领域还拓展到大众实践领域,并跨越了学科领域的界限,开辟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认识场域,做到对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纵横两个方面的历史梳理和内容结构研究,展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整体性。最后,体现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运用话语分析方法,从话语体系分析确定文章的逻辑结构,从概念分析入手把握话语形成标志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在应对时代提出的人类环境问题和展望人类未来发展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研究有利于增强中国环境外交领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中国的环境话语权;也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王晶晶[3](2014)在《大江健三郎的核灾难文学》文中认为大江健三郎“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成为了日本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创作了一批描写核危机,核武器,核安全等关于核题材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对历史的理性批判与反思,以及对人类生存境遇的人道关怀。在当代危机四伏的时代环境中,大江健三郎的“核状况下的文学世界”的主题创作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重大。由此,大江的核灾难文学写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解读大江健三郎在核时代下的文学创作入手,作为大江健三郎核灾难文学研究的切入口。在大江健三郎一系列的写“核”的文学作品中,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详细地解析,从文本出发,来揭示其核文学写作的整体性与多元性。第一,从纪实性的随笔集《广岛札记》出发,阐述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分析由此产生的原子弹受害者思想以及作者的反核主张与和平意识的萌发。第二,解读《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从作品中的峡谷森林为蓝本的乌托邦的坍塌,暴力意象的抒写和弱者形象的刻画,来把握作者对核灾难主题的隐喻表达。第三,面对日益严峻的核危机,大江健三郎以核时代的想象力为思想武器创作了一些表现核危机的科幻小说,以《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为中心,分析核威胁下的勇敢的反核战士形象和具有宇宙精神力量的反核武器——转换,由未来的虚构的反核体验映照到现实社会,体现作者对人类处境的深重担忧。第四,以时代背景为导向,把握大江健三郎的反核思想的脉搏,详细解读大江健三郎在核时代的背景下,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考——《生的定义》,阐释其战斗的人道主义生存姿态以及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李军[4](2014)在《日本原爆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原爆文学”是核武器带给人类深远影响的艺术投影,至今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七十年的风雨历练,鲜明的题材特征,独特的作家群体以及潜在的发展前景都注定了原爆文学会成长为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罹难“原爆”的国家,日本在对待战争和发展原子能等现实问题上,始终走在一条充满矛盾的路上。在核打击的背景下探寻人类生存与精神危机的原爆文学,由此变成了一块必须坚守的阵地。原爆文学的悲情色彩,同时具备着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的警示作用。日本作家在如何处理好核时代背景下有效利用核能资源、解决人类日益加剧的核能与生存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上所付诸的努力,为人类打开了新的思考维度,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本论文的主体由七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原爆文学的缘起、内涵、外延以及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阐述了与先行研究的关联和区别,及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及主要观点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以原民喜和大田洋子为中心,探讨了原爆文学发轫之初的轨迹与特点。同时,对原爆文学的“拓荒者”们在创作初期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原爆文学创作与新批评意识。栗原贞子的原爆文学作品由最初的以“体验与记录”为主要特点,逐渐挖掘、发展出新的主题和视角。她开始反思原爆的历史成因,认识到:广岛的悲剧并非美国单方面加害的产物,而同样是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的结果。栗原的进步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也受制于日本文化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第三章:原爆文学的经典之作。本章着重分析原爆文学代表人物井伏鳟二和大江健三郎的艺术成就。经过20年沉淀的岁月,《黑雨》以其对原爆现场细致入微的刻画、原爆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入木三分的揭示,而成为一部真实质朴的原爆受害者心声之作。该作品调子平和,打破了原爆文学和一般文学之间的壁垒。但在“平常心”之中,流淌着不平静,抒发了对战争摧毁百姓生活的愤慨和控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对原爆文学的探索,亦是其持续研究的一个存在。对大江作品中核意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核安全问题凸显的今天,发现和张扬大江文学在核时代的积极作用。第四章:主题的深化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随时代的发展,原爆文学大致发生了三种变化:一、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以美国的视角剖析原爆影响的作品,《审判》就是反映日美换位思考的作品之一;二、主题不断深化,并出现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如戏剧、日记体小说及科幻小说等;三、由被爆思考到核意识形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降,原爆文学不再沉醉于悲情叙事,而是更加关注核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核时代作家对人类命运的忧思。第五章:原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本章主要从原爆文学的现实意义、精神内涵及文学史价值三个层面解读原爆文学70年来的积极影响和存在价值,为今后的研究打下相对坚实的基础。终章:原爆文学的认知。这一章主要探讨作家与民众讨原爆文学的认知与日本文化的源流关系,在广义的文化背景之下梳理与廓清其局限性。通过解读原爆文学的诸种类型,揭露其批判的盲点,分析隐含其中的民族主义与受害者哲学以此揭示日本原爆文学的短长。为了使原爆文学研究的论题更加立体,笔者将部分先行研究成果以附录的形式附于文后:它们分别是《日本原爆文学大事年表》、《文化因素与战后日本的核政策》、《广岛考察纪实》,希望有助于呈现出原爆文学话题的全貌。

刘华军[5](2013)在《权力、生命与秩序:二战后科学与政治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是秩序建构,权力设计与运行在建构中产生。科学是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二战后世界秩序在以美国为首等大国倡导下重新编织。科学的第三次革命烙上深深时代印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为以前任何时代所没有。其一,人与自然对立已成为如今人类社会主要矛盾。这也是写作依据。政治如果能成为解决冲突的人类自觉,那么因为冲突的科学动因,科学与政治也就自然变得不可分割。科学对自然的反面作用在战后表现空前。然而,当科学被经济当作外部,科学被政治当作外部,政治甚至被经济当作外部,外部性只能成为各自不能解决问题的借口。政治与科学不能分开。其二,霸权是二战后世界秩序建构特点之一。如果说经济如军事一样成为霸权的另一极,那么科学正好处在中间。科学不仅能让国与国之间军事力量产生悬殊,而且还是经济发展一个决定性变量。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整体结构。如果将科学作为资本主义体系的动力来理解,科学则处于体系结构的核心地带。论述霸权目的是展示二战后国际政治中科学元素,更是揭示西方文化霸权特质,霸权与多种世界性问题相关。其三,生命权凸显,主权和生命权关系易位。社会结构、运行方式、国家与社会关系从不同侧面说明政治的碎片化特征。二战后生命科学及计算机科学发展与此契合,也是权力运行机制得以可能的根本因素。碎片化生命不仅引发人与生命概念辨析,更带来生命与政治关系讨论。生命合法性用来表述生命权确立,生命权确立又指向生命个体。这必然回归于个体与群体关系讨论,其中生命自我治理实质是权力由群体转向个体。权力结构改变,必然渗透到政治秩序建构之中。然而,旧政治秩序依然存在,与新诉求形成冲突。其四,科学与经济发展存在悖论。作为科学与政治中间体,生产方式实质是在一定秩序中权力的运行。二战后,相应于权力关系变化,生产方式变化除了体现在劳资关系进一步脆弱上,还体现在生命自身被商品化和科学生产资本化上。经济制度可纳入生产方式范畴。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明显呈多种形态,但是各种思路并没有把科学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一般认为,科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是科学生产,一方面是生产科学。当科学与资本融为一体,市场逻辑允许生命在资本主义领域内重构和磋商。科学又演绎为资本,科学构成经济增长内容。但资本参与没有将科学引向一个良性发展道路。寻找可持续增长方式是人们的愿望。放弃经济发展与放弃科学同样不可能。其五,生命是建构秩序的基础。抛却现代性、理性与自由的狭隘理解,公共性作为世界普遍存在的本质属性,存在于生命的整体视域内。政治不仅触及到生命,而且还归根于生命。政治是生命适应性一种表达,是时空中生命秩序自我建构。当然不能把生命当成权力的附属品,秩序建构中不能一味地以权力为基础。消弭科学与政治边界,以结构主义方法论应对政治复杂性,以期在政治建构秩序时处理好科学与政治关系,其中生命是二者结合点。论文围绕着生命、权力和秩序,阐述二战后科学与政治关系。论文基于对问题的思考,没有局限于状态描述,尽量将论述侧重于问题成因。论文回避社会学方法将科学与政治关系局限于实验室之内,而将政治拓展于更广阔空间。论文摆脱工具主义认识论。政治不只是科学活动中一种行为方式,科学也不只仅有社会功能,科学与政治都不只是对方的工具。

王青[6](2011)在《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现实的表现、未来的趋势等,都是国际社会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核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核恐怖主义作为恐怖主义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具有与其他恐怖主义活动相似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借助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我们一方面可以丰富国际刑法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刑法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对恐怖主义问题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是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刑法、国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的选取与对恐怖主义的不同认识有重要关联。研究核恐怖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层面上,它事关国际社会秩序和国际整体局势;在国家层面上,它事关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法依据,建立以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的全球核安保机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并推进核安全在国家层面的实现。应当看到,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最终消除只有根除它滋生的土壤才能完成,这有赖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渐进落实以及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以2010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核安全峰会为切入,结合恐怖主义犯罪发生的趋势和后果探讨了选题的由来。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肌体的顽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历史车轮的运转的同时,也塑造着恐怖主义的新面孔。频发的恐怖袭击是人类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未停止反恐怖主义的斗争。在目睹了“9.11”恐怖袭击的灾难性后果之后,我们不能再坐等一场核“9.11”的来临,为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这即是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核恐怖主义犯罪进行多视角的研究是全面认识和寻找对策的基础,也是对恐怖主义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前提。国际政治学中的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关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核恐怖主义带来了很好的启迪,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国际犯罪问题也契合于国际刑法的两重性——国际属性和刑法属性。历史的研究方法、比较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核恐怖主义犯罪不可或缺的方法。尽管人类社会至今尚未出现严重的核恐怖袭击后果,但是其潜在危险性已经十分明显,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意义重大。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和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面临的困境。在介绍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前,笔者给出了相关的概念以及该类犯罪的类型与特征。以《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的国际法律文件对核恐怖主义做出了相关规定,并确立了防范和制止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条文基础和制度框架,彰显了国际社会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决心和行动。应当看到,在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上,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主要包括公约等法律制度方面、国际社会合作方面以及实践操作层面等,如资金和应急管理与处置。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基点,这是集中体现本文理论深度的一章。理论基点的不同选择,将带来对国际问题不同的认识结果,进而导致国家在国际法律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首先,是从国际关系视角去认识和分析核恐怖主义犯罪。国家利益理论、相互依存理论以及全球化理论分别对包括核恐怖主义在内的恐怖主义有独特的解读,依据不同理论确立的国家战略和制定的国家政策直接影响着反恐的立场和行动。核恐怖主义在国际关系发展中并非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给国际关系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的事物,其中挑战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格局构成的冲击、使国家安全利益内容复杂化、致使原有规则体系失效和对国际合作进行实质性的考验等方面;机遇主要包括了密切了国际主体间的利益联系、使核安全和反恐怖地位凸显以及对新型合作模式的寻求等方面。其次是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确立与实施。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以科学、法治和国际原则为指导。针对原有刑事政策的不足,防范核恐怖主义的统一国际刑事政策倡导从事后打击到事前预防、从军事打击到综合治理和从单边主义到国际合作,将复杂多变的核恐怖主义犯罪现象与相对稳定的国际刑事法律相连接,为防范这种超级恐怖主义犯罪确立了理论根基。第四部分针对当前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中存在的不足并依据相关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在国际层面上应当完善公约等配套法规、建立统一的国际反恐联盟和加强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等内容。法律文件的完善包括了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的完善两个方面、限制核能军用和促进核能民用两个辅助部分;反恐联盟的建立需要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加强集体安全制度、优化机构职能、调整国家核安全战略等方面;加强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需要完善硬件装备和软件技术、严格保管核材料和核武器、加强教育和提高认识等内容。第五部分回归中国实际,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犯罪威胁,探讨了在国际社会核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入相关国际条约并使其尽早内化的努力,以及坚持限制核能军用、发展安全清洁的民用核能的基本立场。无论是构建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体系还是加强反核恐怖主义的实践,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在新形势下寻找防范核恐怖主义的新路径,并且愿意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就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作出各种尝试。

俞庆[7](2011)在《解析穆斯林移民与法国社会的冲突 ——从“巴黎骚乱”谈起》文中认为2005年法国发生了一场因为穆斯林移民偶然触电身亡而引发的席卷全国的大骚乱。在这场骚乱的背后有着多重因素,本文从经济、历史、宗教文化、政治、媒体的角度来试探穆斯林移民与法国社会冲突的原因:失业率高和生活困苦、数个世纪前十字军东征与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旧仇、如今法国社会对伊斯兰教的误解与歧视而引起的新恨、移民问题被当作政治选举的工具以及媒体的歪曲与推波助澜,这些因素的合力导致全国性骚乱。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欧拉伯”这个虚无的神话以及法国穆斯林移民年轻一代在现实中的困惑。本文认为,只有改善穆斯林移民的经济条件和消除对伊斯兰文化的误解并纠正对穆斯林移民的歧视行为,同时实行多元文化政策,才能使穆斯林移民和谐地融入法国社会。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法为指导,文献分析为实际操作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等相关知识并引用大量实例来分析产生“巴黎骚乱”的原因。

董晓娟[8](2011)在《“战斗的人道主义” ——论大江健三郎小说的主题意蕴》文中指出自从大江健三郎(1935~)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才逐渐进入了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如今十七个年头过去了,学者们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大江创作的方方面面,诸如大江小说的精神内涵、创作意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艺术成就、文体特点以及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等。十多年来,学者们发表的各种论文有两百多篇,专着也层出不穷,论文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何乃英的《大江健三郎创作意识论》,邓国琴的《从西方到东方——大江健三郎存在主义之接受与嬗变》,杨伟的《论大江小说中的“少年”形象》,胡志民的《“包含着分歧的重复”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看大江健三郎小说方法的文化内涵》等;专着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张文颖的《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翁家慧翻译的黑古一夫的《大江健三郎传说》,陈众议、莫言等的《大江健三郎文学研究:2006论文集》等。笔者认为,大江的作品中仍有值得我们挖掘的研究点,比如“战斗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论文除了对已有的观点进行吸纳之外,还将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战斗的人道主义”思想贯穿了大江创作的始终。本论文试图从“战斗的人道主义”这一关键词切入,来探讨大江“战斗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如何随着他创作的成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并且这一思想是如何表现在他不同阶段的创作主题上的。论文的第一章,是对大江“战斗的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的探究;第二章,是从“儿童的视角下的战争体验”这个角度对《饲育》、《感化院的少年》等大江几部早期的作品进行解读,大江对人道主义的关注初露端倪;第三章,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阐释大江“战斗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是从“边缘”的角度即大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来论述大江的人道主义理想;第五章,是从“灵魂”、“死亡与再生,再生与共生”、“期待新人”三个方面来研究大江中后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作为一位勇敢的斗士,大江一生都坚持着他“战斗的人道主义”理想,为了广岛的核爆受害者而奔走呼号,为了人类的和平而摇旗呐喊。当年届七旬的大江为了保卫日本和平宪法仍然联合其他人带领近万名日本各界民众集会,我们无法不为他的精神而震撼,为他的坚持而感动!

毕文波[9](2010)在《关于军事战略思维的若干问题(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接三,(三)](四)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军事战略思维不容忽视的着力点之一当代军事战略思维除了应对传统安全威胁之外,还要应对恐怖主义袭击、海盗劫持、跨国有组织犯罪和贩毒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此类任务已经成为军事战略思维的新的着力点之一,这里仅就军事领域中的反恐斗争问题加以讨论。

钟馨[10](2010)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外传播研究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20年,中国国家战略以富民强国、顺利崛起为目标,以提高国家实力为核心,以经济外交、区域主义、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等为主要途径,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对外传播作为社会子系统,本身就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按照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设计,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从国际舆论方面积极配合中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1976-2001年的中国对外传播史。作者站在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既关注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又探究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即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事业、对外传播业务和对外传播观念,来立体地展现这段历史面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一是将中国国家战略作为研究的宏观历史背景。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重视不够,而本文力图从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宏观地思考中国对外传播发展变迁的社会动力;二是立体地探讨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问的内在关联。目前,对外传播史的相关研究多为纵向的事业史,比较重视对外传播活动本身,忽视对外传播事业与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业务、以及对外传播观念之间的多重内在关联。本文则全面关照对外传播系统,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立体地呈现其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对外传播政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不足。对外传播政策先后以“调整”、“改革与发展”、“提升内涵”为核心。对外传播事业从恢复几乎停滞的工作,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再到基本建成完整的对外传播体系,初步实现对全世界大广播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外传播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先是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接着是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然后是全面介绍中国国情。对外报道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口头报道、深度报道等国际先进的报道方式在中国对外报道中发展迅速。对外传播观念呈现出由“对外宣传”向“对外报道”转变的基本趋势,受众观念、服务观念、新闻事实观念、和时效观念等不断演进。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间,政策决定事业与业务发展,在事业与业务发展中形成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又引起政策、事业和业务的变化。而对外传播系统的所有活动又服从宏观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安排。

二、贫铀弹恐慌席卷欧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贫铀弹恐慌席卷欧洲(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述
    2.1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1.1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2.1.2 社会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1.3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生态反思
    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2.2.2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2.2.3 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的相关思想
    2.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2.3.1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
        2.3.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2.3.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成熟阶段
第3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理性观念的生态批判
    3.1 “控制自然”观念的谬误
        3.1.1 “控制自然”的历史沿革
        3.1.2 “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的双重解放
        3.1.3 “控制自然”的重新阐释
    3.2 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
        3.2.1 生态中心主义及其人的失落
        3.2.2 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
    3.3 经济理性的批判
        3.3.1 经济理性的产生和发展
        3.3.2 经济理性的危害
        3.3.3 经济理性的超越
第4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
    4.1 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的本性
        4.1.1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4.1.2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
        4.1.3 资本主义的物质断裂
    4.2 生态资本主义的批判
        4.2.1 生态资本主义的幻象
        4.2.2 生态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分析
    4.3 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
        4.3.1 生态帝国主义兴起的原因
        4.3.2 生态帝国主义的表现
        4.3.3 生态帝国主义的危害
第5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异化的生态批判
    5.1 技术与生态危机
        5.1.1 技术悲观主义
        5.1.2 技术乐观主义
        5.1.3 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5.1.4 技术异化的批判
    5.2 技术的非理性运用
        5.2.1 “技术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5.2.2 技术的非理性运用的生态后果
    5.3 技术的生态合理化转变
        5.3.1 技术伦理的重建
        5.3.2 技术选择的转向
第6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消费异化的生态批判
    6.1 消费异化与生态危机
        6.1.1 消费异化现象的产生
        6.1.2 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
        6.1.3 消费异化现象的表现
    6.2 消费异化的生态性危害
        6.2.1 消费异化的社会后果
        6.2.2 消费异化的生态后果
    6.3 克服消费异化的途径
        6.3.1 需求理论的重新构建
        6.3.2 “期望破灭的辩证法”
        6.3.3 “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第7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及其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7.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审视
        7.1.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
        7.1.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7.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生态社会主义
        7.2.1 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战略
        7.2.2 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案
        7.2.3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
        7.2.4 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7.3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7.3.1 发展循环经济
        7.3.2 推广生态技术
        7.3.3 倡导理性消费
        7.3.4 抵制生态转嫁
        7.3.5 生态共享共同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环境话语体系
    第一节 话语、话语体系和环境话语
        一、话语、话语体系
        二、环境话语体系
    第二节 西方主要环境话语体系简介
        一、古代有机的环境话语体系
        二、现代机械理性的环境话语体系
        三、当代西方环境话语体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环境话语体系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方兴未艾的环境话语体系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环境话语体系的特点
第二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世纪下半叶人类面对的三大危机
        二、20世纪下半叶知识领域的变革
        三、20世纪下半叶的经济政治局势
        四、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新革命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中国融入世界
        二、经济和政治条件
        三、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四、中国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关系网络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知识网络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权力网络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概念系统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三个基本概念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概念系统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话语形态
        一、三种话语形态及划分依据
        二、学术话语形态
        三、政治话语形态
        四、公众话语形态
        五、三种话语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
        一、国内传播
        二、国际传播
        三、增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权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动力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中的问题反思
        一、学术话语形态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二、政治话语形态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三、公众话语形态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对话性原则
    第三节 超越环境话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一、关于社会发展的话语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的坚持与发展
结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有生命力的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3)大江健三郎的核灾难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2 《广岛札记》(1964)——纪实性的核灾难记忆
    2.1 “原子弹受害者”思想——沉痛的创伤感解读
    2.2 和平意识的萌发——核问题写作的原点
3.《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67)——隐喻性的核灾难抒写
    3.1 “乌托邦”的毁灭——理想生存环境的瓦解
    3.2 “弱者”形象——身心受害的人类写照
    3.3 “暴力”意象——核威胁的具象指代
4.《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1977)——科学幻想下的核危机
    4.1 “转换”——神化的反核力量
    4.2 “勇士”——反核形象的启示意义
    4.3 浓厚的忧患意识——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5.《生的定义》(1964)——理性思考中的核批判
    5.1 战斗的人道主义——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5.2 科学主义的反思——核危机的根源审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日本原爆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原爆文学”概述
    第一节 “横空出世”的悲情文学
    第二节 原爆文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方法
第一章 原爆语境的出现与拓展
    第一节 原爆文学开拓者原民喜
    第二节 新闻管制下的原爆作家
    第三节 原爆文学的骁将大田洋子
第二章 原爆创作与新批评意识
    第一节 栗原贞子的文学经历
    第二节 理论呼唤与新批评意识
    第三节 反核文化的主张与局限
第三章 原爆文学的经典之作
    第一节 《黑雨》的叙事艺术
    第二节 经典意义与生活中的原爆存在
    第三节 大江健三郎的原爆考察
    第四节 原爆文明思考和作家的责任
第四章 主题的深化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第一节 堀田善卫的《审判》与思考误区
    第二节 《梦千代日记》与西方的原爆反思
    第三节 井上光晴的核认知与反核立场
第五章 原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原爆文学存在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原爆文学的精神内涵
    第三节 原爆文学的文学史价值
终章 原爆文学的认知
    第一节 原爆文学的类型解读
    第二节 原爆文学批判的盲点
    第三节 民族中心主义与受害者哲学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附图

(5)权力、生命与秩序:二战后科学与政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科学作为人类活动
    二、政治是秩序建构
    三、研究重要性何在
    四、基本观点和逻辑架构
第一章 两个领域: 外部性不能解决问题
    第一节 两个不同理解维度
        1、市场失灵
        2、科学内外
    第二节 四种不成功消解办法
        1、环境政策设计
        2、科学社会学分析
        3、科学家道德规范
        4、生态与社会结构
    第三节 外部性是伪命题
        1、结构应具有相融性
        2、复杂性不只是隐喻
        3、科学与政治无边界
第二章 霸权问题: 科学成为帮凶
    第一节 霸权对世界的伤害
        1、引起世界性问题
        2、形成不平等体系
        3、威胁文化多样性
    第二节 霸权建构中科学因素
        1、冷战在于科学较量
        2、科学促成黄金时代
        3、科学解释苏联解体
        4、全球化中科学力量
    第三节 西方科学的霸权特质
        1、科学主义
        2、客观性辩护
        3、科学进步观
第三章 权力结构:主权转向生命权
    第一节 政治碎片化
        1、社会结构松散
        2、运行方式便捷
        3、权力主体多元
    第二节 生命权与生命科学
        1、生命与死亡
        2、生命被解构
        3、生命合法性
    第三节 生命自我治理
        1、身体的政治
        2、个体与群体
        3、政治生活化
第四章 生产方式:发展中充满悖论
    第一节 科学与资本结合
        1、劳资关系脆弱化
        2、生命自身商品化
        3、科学生产资本化
    第二节 科学成了外生变量
        1、法团主义: 着眼利益协商
        2、社会市场经济: 自由为原则
        3、凯恩斯主义: 以需求为根本
        4、新自由主义: 走私有化老路
    第三节 以科学反思生产
        1、如何看待异化
        2、两个理解路径
        3、经济增长陷阱
第五章 政治理性:生命是新秩序基石
    第一节 消弭权力裂痕
        1、边界能消除吗
        2、政治充满复杂性
        3、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二节 何为共同追求
        1、批判现代性
        2、理性与自由
        3、实现公共性
    第三节 对未来世界的思考
        1、生命适应性
        2、生命与时空
        3、正义与权力
        4、时空与政治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核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1.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含义
        1.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
        1.1.3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与发展
        1.2.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
        1.2.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趋势
第2章 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基点
    2.1 国际关系理论与核恐怖主义犯罪
        2.1.1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概述
        2.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挑战
        2.1.3 核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
    2.2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与核恐怖主义犯罪
        2.2.1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基础
        2.2.2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原则
        2.2.3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内容
第3章 国际层面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完善
    3.1 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的现实与问题
        3.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公约体系及其不足
        3.1.2 核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缺陷
        3.1.3 实践层面上的困境
    3.2 公约及配套法律规范的完善
        3.2.1 防范与惩治核恐怖主义犯罪公约之完善
        3.2.2 反扩散的 NPT 之完善
    3.3 统一国际反核恐怖主义联盟的建立
        3.3.1 联合国框架内集体安全制度的加强
        3.3.2 联合国机构的组织协调与职能优化
        3.3.3 调整国家核安全战略并切实履行国际义务
    3.4 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与处置措施的完善
        3.4.1 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
        3.4.2 核材料与核武器的保管
        3.4.3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第4章 中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路径选择
    4.1 中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威胁
        4.1.1 来自周边地区的威胁
        4.1.2 潜在的核和辐射源危险
        4.1.3 境内恐怖分子实施核恐怖袭击的企图
        4.1.4 外围领域存在的漏洞
    4.2 中国惩治与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
        4.2.1 中国的基本立场
        4.2.2 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体系及其完善
        4.2.3 加强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践
        4.2.4 完善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7)解析穆斯林移民与法国社会的冲突 ——从“巴黎骚乱”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和不足
    四、 本文结构和布局
第一章 “巴黎骚乱”和法国穆斯林渊源与现状
    第一节 “巴黎骚乱”
    第二节 法国穆斯林的渊源与现状
        一、法国穆斯林移民的渊源
        二、法国穆斯林移民的现状
第二章 究根溯源:巴黎骚乱原因分析
    第一节 经济因素:失业率高与生活困苦
        一、 失业率高
        二、 生活困苦
    第二节 历史因素:挥之不去的旧仇阴霾
        一、 十字军东征
        二、 阿尔及利亚战争
    第三节 宗教文化因素:穆斯林移民的新恨
        一、“头巾法案”
        二、婚姻问题
    第四节 政治因素:选举的砝码
    第五节 媒体因素:西方话语权下的伊斯兰
        一、美国媒体
        二、法国媒体
第三章 欧洲神话与法国现实
    第一节 欧洲神话:欧拉伯
    第二节 法国现实:穆斯林移民年轻一代的困惑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战斗的人道主义” ——论大江健三郎小说的主题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大江“战斗的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 战争中的童年
    (二) 战后的民主主义教育
    (三) 广岛、冲绳之行的切身体验
二、儿童视角下的战争体验
    (一) 残酷的成人礼
    (二) 集体的疯狂
三、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战后日本人的生存状况
    (一) 监禁的状态,自由的丧失
    (二) 信仰的缺失,精神的荒原
四、对“边缘”的关注
    (一) 边缘人之一:残疾儿
    (二) 边缘人之二:核受害者
五、寻求救赎之路,重建精神家园
    (一) 对“灵魂”的思考
    (二) 死亡与再生的救赎神话
    (三) 期待“新人”的出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关于军事战略思维的若干问题(续)(论文提纲范文)

(四) 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成为军事战略思维不容忽视的着力点之一
(五) 和平思维面临着与新冷战思维的历史性博弈
四、 坚持当代军事战略思维研究的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0)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第一节 对外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
        二、"对内改革"与"部分参与国际社会"
        三、"深化改革"与"全面参与国际社会"
    第二节 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一、对外传播政策的调整
        二、重在"改革业务"与"发展事业"的对外传播政策
        三、着眼于"提升内涵"的对外传播政策
第二章 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恢复
        一、新华社恢复国内外分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恢复国内记者站
        三、中央电视台恢复国际交往
        四、外文局恢复出版发行
        五、中新社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恢复
    第二节 对外传播事业基本建设的加强
        一、新华社的基本建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基本建设
        三、中央电视台的基本建设
        四、外文局大力加强出版与发行
        五、中国日报的创办
        六、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建设
    第三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突破性发展
        一、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世界级大台
        三、中央电视台初步实现大面积对外传播
        四、外文局立足市场、发展自己
        五、中国日报成为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六、网站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对外传播内容与报道方式的演绎
    第一节 不断丰富的对外传播内容
        一、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
        二、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
        三、全面介绍中国国情
    第二节 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对外报道方式
        一、现场直播逐渐成熟
        二、滚动播出由无发展到大量使用
        三、口头报道由无发展到常态
        四、深度报道大发展
第四章 中国对外传播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对外传播观念演进的思想环境
        一、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迁
        二、新闻工作方针从"对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
        三、对外传播认知从"政府外交"转向"公共外交"
    第二节 受众观念的转变
        一、作为"宣传对象"的受众观
        二、"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过渡
        三、"信息消费者"受众观的凸现
    第三节 服务观念的加强
        一、服务观念逐渐加强
        二、服务观念渐成共识
    第四节 新闻事实观念的改进
        一、确立对外报道以新闻事实为主的观念
        二、实践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五节 时效观念的重视
        一、制定政策:提高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二、建立制度:提高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结语:对外传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经济发展的形象
    二、改革创新的形象
    三、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独立自主的形象
    五、文明的形象
    六、和平的形象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贫铀弹恐慌席卷欧洲(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D]. 陈红睿. 吉林大学, 2018(03)
  •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D]. 张华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大江健三郎的核灾难文学[D]. 王晶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4]日本原爆文学研究[D]. 李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5]权力、生命与秩序:二战后科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 刘华军. 南京大学, 2013(05)
  • [6]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 王青. 吉林大学, 2011(08)
  • [7]解析穆斯林移民与法国社会的冲突 ——从“巴黎骚乱”谈起[D]. 俞庆.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8]“战斗的人道主义” ——论大江健三郎小说的主题意蕴[D]. 董晓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9]关于军事战略思维的若干问题(续)[J]. 毕文波. 军事历史研究, 2010(04)
  • [10]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 钟馨. 武汉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贫铀弹恐慌席卷欧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