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石赪岩[1](2021)在《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 ——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由于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内投资对于一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对国内投资产生何种影响?这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然而,针对对外直接投资究竟会对母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还是“挤出效应”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未形成共识。此外,仅有较少文献使用企业层级数据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并且相关影响机制的研究较浅显。因此,本文以中国为例,从理论和微观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并深入分析了相应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国内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效果和机制分析的相关文献,在对其进行归纳与评述后得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之后阐述了本文的基点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理论,并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投资存在挤入效应的假设。此后,本文分别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和投资东道国两角度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挤入效应的五种可能的影响机制,分别为对外投资企业的生产率效应、出口效应,投资东道国的税收优惠和利润转移、内部融资、东道国政府清廉程度,并提出了三个关于影响机制的假设。之后,本文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与速度、区位、行业及主体分布,中国国内投资的规模、地区与行业分布这几方面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投资的发展现状,并且计算了中国国内投资相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弹性。最后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在2001—2007年以及2010—2015年的匹配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匹配平衡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及置换检验以验证主回归结果的稳健性,通过滞后分析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长短期影响,并且通过分行业分析检验了采矿业和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国内投资具有显着的挤入效应,从控制变量来看,企业的国内投资水平还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固定资产净值、员工人数、出口额正相关,与企业存续年限负相关;第二,区分长短期效应后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短期内能有效对中国企业国内投资水平产生挤入效应,但从长期来看,挤入效应不明显;第三,区分行业进行分析发现,采矿业和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均对自身在中国国内的投资产生了显着的挤入效应,其中采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挤入效应作用程度更大;第四,从企业特性角度,对外投资企业能够通过提升出口量进而对自身在中国国内的投资产生挤入效应;从投资东道国角度,当投资东道国具有税收水平较低、融资便利程度较高、政府清廉程度较高的特质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更显着。基于以上结论,本论文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和母国政府两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胡锡琴[2](2021)在《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尤其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对非洲援助秉承“义利相兼”的理念,充分彰显“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的援助特征,对非洲援助的力度和深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国际对非洲援助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坚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首要目标和行动方向。虽然国际、国内社会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对其援助目的、援助效果却存在诸如“新发展经验的示范者”、“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等褒贬不一的评价。这既与援助自身的作用机理高度复杂,援、受双方异质性极其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等因素有关,也与对援助认知偏差、统计口径差异、研究方法各异等因素有关。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新世纪以来对非洲援助最多的国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呈现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的模式,具有显着的民生性和平等性,与西方主要援助国实施的“南北援助”迥然各异。因此,研究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于新世纪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具深远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研究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既是考证通过援助带来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能否为受援国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又是思考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的贸易便利化,还是审视援助能否实现中国发展减贫经验在非洲的跨国再生产和本土化,缓解和消除非洲的极端贫困状况,更是探寻援助与增长之间“黑箱效应”的有效破解路径,回归到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论文以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遵循“总—分—总”的逻辑思路展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总论部分首先展开中国对非洲援助、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相关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随之梳理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及现实特征,然后基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视角,将援助经济增长效应分解为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以及援助流入从需求侧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以此形成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框架。分论部分首先分别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进行研究,阐释其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随后,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援助流入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宏观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体现为通过对非洲援建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中国对非国际直接投资的物流成本,其先导效应也可抑制其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并且还可通过援助有效缩短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的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对非洲援助具有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作用,且存在“门槛效应”,即在中国对非洲援助初期,基础设施领域是援助流入的重点,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外资流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援助对投资的吸引力却并不持续。因此,援助流入不能仅重视援助流入规模的增加,而应在援助后期将工作重心放在援助分类,加强对教育、生产部门领域的援助,促进受援国制造业以及工业化体系的建立。第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表现为通过对非洲提供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的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通过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还通过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环境优化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能够促进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加大非洲对华的出口效应,以及进口效应。中非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国企业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能显着提高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在进口、出口效应中均有体现。同时,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在双边贸易效应和出口效应中均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非双边贸易往来中,非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商品对华出口仍占较高比重,也体现出中非贸易的资源禀赋优势互补。第三,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意味着通过对非洲援助能充分发挥中国减贫经验在非洲的国际示范效应,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缓解受援国的债务水平。实证分析表明非洲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与援助是息息相关的,援助能够促进受援国的减贫,特别是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对受援国减贫具有长期的改善作用。尽管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确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但其影响却较缓慢,这也印证了减贫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虑到援助的异质性,论文将援助分为类似于OECD界定的官方发展援助(ODA-like)和其他官方融资(Other Official Flows-like,简称OOF-like),结果显示两者均有助于受援国减贫,但就其援助效果而言,OOF-like援助效果更为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同时拥有援助国和受援国经验的发展中大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在对非洲援助实践中致力于为受援国提供高效的发展方案和发展援助,有助于构建受援国的产业体系,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对受援国政府部门实施债务减免,既减少了受援国金融风险危机爆发的可能,使政府有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受援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其长期艰巨的减贫工程提供可持续的经济基础。最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包括援助流入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以及技术传递与外溢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目的并不仅是提供金融援助,而是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尤其是提供技术援助,从根本上培育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民生服务、技术人才、农工业合作等领域,体现出强烈的民生性和平等性。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对非洲援助通过物资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传递和溢出效应,直接促进了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是有效的,但关于援助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门槛效应,目前还不确定。同时,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相关关系,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推理。基于研究结论,论文对改善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建议主要有:大力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尊重受援国,提升受援国公平参与全球发展的机会;积极构建公平有效的对非洲援助新体制,从援非的实施路径、发展多元化的援助合作方式着手,提升援助的实际效果;强化援、受双方的有效沟通,增进南北援助国之间的理解,减少援助实施的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为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将援助流入、受援国FDI、贸易、减贫(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视为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四轮驱动力”,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理论支撑,论文提出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框架既包含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也包括从需求侧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学界对OECD主要援助国对非洲援助关注较多,而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议题关注相对较少。同时,学界也多单方面关注援助有效性、政策动机,多论证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或投资,或贸易,或减贫的单方面影响。可见,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议题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分析援助对受援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援助对消除受援国贫困的作用,最后回归于探究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充分融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第二,论文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在受援国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结合系统GMM模型、分位数回归、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FGLS模型等实证方法相结合,分别检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具有明显的“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特征,呈现出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命运共生型”援助模式,切实致力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力的驳斥了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的观点。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既有基础设施效应,也有先导效应,还具有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对受援国的贸易具有成本削减效应,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和贸易环境优化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既能发挥中国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又能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援助是否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是讨论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中心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有助于发挥对受援国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同时技术援助有显着的外溢效应,进而促进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第三,论文通过调研掌握了对非洲援助相关工作及研究人员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一手资料。调研形式为向世界银行、中非发展基金、高校从事援助非洲问题的学者等发放中英文版本的对非洲援助质量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受访对象关于对非洲援助的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认知并不统一,也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实证检验方面,论文将中国对非洲援助类型划分为ODA-like和OOF-like,并引入了援助的滞后期,通过实证检验中国援助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43个样本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以及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卢阳阳[3](2021)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 ——基于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其母国就业和技能工资不平等的影响一直是文献研究的焦点之一。改革开放后,依靠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和大量引入外资,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的崛起,产业体系的不断升级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优化,也推动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相继确定和实施,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这引起我们疑问,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本身已经十分严峻的就业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如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市场有其独特之处,有必要立足中国现实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遵循特征事实描述、机制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从章节分布来看,全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从概念界定入手,回顾相关理论,并梳理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就业市场关系的文献研究;第三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概括和制造业企业特征事实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采用机制分析方法从理论层面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整体就业、就业结构以及技能工资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第五至七章使用2003-2013年间中国商务部颁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样本,对上述假设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第八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全文结论,做出研究展望,并就对外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我们建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就业市场的总体理论框架,分别讨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就业、就业结构以及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出口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影响国内总体就业水平;同时,其还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生产转移效应作用我国就业技能结构;最后其通过影响高技能工人相对就业需求增加和利润增加机制作用我国技能工资溢价水平。第二,我们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一般性就业的影响,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我国就业增长。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增长促进效应不受投资目的地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促进效应受投资企业所有制和投资类型影响明显。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促进效应不明显;与其他投资类型相比,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就业促进效应不明显。第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劳动力市场就业升级。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升级效应更强。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升级效应不显着。就投资类型而言,商贸型和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就业升级效应不显着,生产型和技术型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就业升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升级主要是生产转移机制起作用,技术创新机制效应较弱。第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整体上加剧了技能工资不平等。其中,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能溢价促进效应要大于国企;对外直接投资技能工资溢价促进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更显着;无论哪种投资类型均促进国内技能工资溢价水平,其中商贸型和资源型投资的效应较弱。机制检验表明,高技能工人就业相对需求增加和利润增加渠道是对外直接投资提升技能工资不平等的两种渠道。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本文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总体影响,从就业、就业结构以及技能工资溢价三个维度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拓展既有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作用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并厘清其机制,丰富了既有的实证研究;三是明确对外直接投资对技能工资溢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企业层面为化解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更多见解。

谢沐芳[4](2020)在《国际化行为与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基于区域、行业和企业异质性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构成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超过1/4,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然而过于粗放的发展模式使中国制造业积累了大量过剩产能。产能过剩是“实体经济领域中的泡沫”,可能引发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产业组织恶化和市场恶性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有效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是中国经济防范化解风险,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全方位融入全球经济,要想真正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必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必须厘清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等国际化行为对于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因此,本文立足于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大局,系统考察国际化行为对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探索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国际化路径。本文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视角对国际化行为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基于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企业层面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从整体、区域、行业以及企业所有制层面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情况。基于企业层面产能利用率的测度结果,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匹配数据,并运用广义精确匹配、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视角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对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在各个层面均存在,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东中部地区企业,重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轻工业企业,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集体、私营和外资企业。产能利用率与生产率、出口、利润率、企业规模和总资产周转率呈正相关,与企业负债率、资本密集度和企业年龄呈负相关。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产能利用率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贡献较小。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受经济周期、投资潮涌、市场结构内生和政府不当干预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第二,全球价值链嵌入显着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且具有持续效应,但该效应因企业贸易方式、所有制、技术水平和所在地区的不同而具有显着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产品出口目的国的不同而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主要通过需求创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通过技术锁定效应抑制企业产能利用率,成本节约效应则不显着。第三,对外直接投资显着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且具有持续效应,其中市场获取、效率获取和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利用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对体制性产能过剩企业、僵尸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中西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影响更显着。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生产转移效应、生产率效应和出口效应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第四,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是基于正向溢出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挤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净效应为负,即外商直接投资显着抑制了内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企业、低技术行业企业、内销企业和民营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抑制作用更大。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视角揭示了国际化行为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有关国际化行为与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研究,也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龚新蜀,赵军辉,王艳[5](2020)在《制度距离对OFDI出口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文中研究指明该文选取2005—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出口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制度距离抑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正向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出口创造效应的抑制作用不显着,负向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出口创造效应的抑制作用显着。该文进一步区分了OFDI动机异质性,发现制度距离对市场寻求型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从沿线国家收入水平来看,制度距离抑制了中国对沿线高收入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促进了对沿线中低收入国家OFDI的出口创造效应。

肖瑞[6](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当今世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日益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一个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相对落后的内陆沿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充足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对外贸易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内陆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通联蒙俄及欧洲国家的重要枢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在推动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内蒙古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并对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额对内蒙古整体对外贸易额的贡献度进行分析,其次分别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对外贸易效应,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内蒙古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并构建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地区出口贸易的反向出口效应大于出口替代效应,即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的进口替代效应大于进口引致效应,即外商直接投资替代了进口。综合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的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会使得内蒙古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下降,即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出口贸易结构起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作用,对进口贸易结构的作用则不明显。最后,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的互补效应以及能够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提出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促进出口贸易增长、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流向等建议,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依据。

王珊珊[7](2020)在《山东省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已经开始相互碰撞,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出现使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国际直接投资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是对此二者关系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研究该国家或地区的引资与投资策略来调整该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效应规模,另一方面能够有利于该国家或地区实现宏观经济水平上的投资政策、贸易政策的协调发展。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强省,不仅具有投资母国的身份,还具有投资东道国的身份。本文以山东省作为对象,进行山东省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近年来,山东省在招商引资、对外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不显着;对外贸易交易额高但产品技术含量不强;进出口贸易的交易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不协调等。由此我们可以针对山东省的双重投资身份角度,深入研究双向FDI对山东省的贸易效应,从能够提高双向FDI对进出口贸易的效应,继而能够提出相应合理的对策建议。本文在理论方面,以山东省作为出发点,利用其东道国和母国双重身份,首先整理了双向FDI的发展和贸易效应理论研究,分析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理论机制,得出单个企业出于不同投资动机的直接投资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不同的结论。在实证分析方面,利用山东省1990-2017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IFDI、OFDI、山东省人均GDP、世界人均GDP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而对该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解释了山东省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本文还专门对山东省各市进行区域划分,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讨论山东省各市的贸易效应,利用2003-201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面板数据分析,得出鲁东、鲁中和鲁西区域不同的贸易效应,从而能够更好的针对山东省内不同区域对山东省的双向投资进行更细致的贸易效应分析,以此来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发展的建议。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我们针对山东省的OFDI都是出口创造的结论,从改善OFDI的投资结构、促进投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得出应该将直接投资策略定为继续推动OFDI的发展,将山东省大部分企业的资本投入到OFDI中,引导企业投资流向,形成巨大的OFDI投资回报;IFDI在我省一直都是稳定增长的,在保证IFDI增长的基础上对IFDI的结构进行升级和改善,提高其利用IFDI质量和效率。本文对山东省的双向FDI的贸易效应研究得出结论:在长期阶段,OFDI对进出口贸易都会产生创造效应。其中,对进口贸易的弹性为0.526,对出口贸易的弹性为0.630;IFDI对于进口贸易起到替代效应,其弹性为-1.46,对于出口贸易存在0.083的创造效应;从脉冲响应分析来看,OFDI也都表现为对进出口贸易的创造效应,而IFDI在出口贸易中对出口的表现为初期为出口创造效应,在第4期(a=0.0184时)出口促进效应为最大,而在第5期(a=0.00228)之后,IFDI的出口就转变为出口替代效应,IFDI在进口贸易中,一直都处在进口创造效应,这与长期阶段的结果不是很符合;从方差分解分析来看,OFDI对出口和进口的贸易贡献率来说都是最大的,分别为29.65%和19.34%,而IFDI对于出口和进口的贸易贡献率是较微弱的,分别为1.3%和3.9%。综上所述,长期的协整关系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的关于O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是相吻合的,IFDI在进口贸易效应方面长期和动态的影响关系不太相符,但是IFDI对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总体的贸易贡献率是很微弱的,所以两者的结果并没有产生很大的矛盾,脉冲响应分析的动态影响并不冲击IFDI在长期内进口替代的结果,根据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本文能够量化双向投资的贸易效应。

任家禛[8](2020)在《关税、投资准入与汇率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出口增长拉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接近“天花板”,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禀赋优势逐渐减弱的背景下,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对中国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已有文献,构建了一个企业技术含量决定模型,将关税、投资准入和汇率纳入同一理论框架,阐释关税、投资准入和汇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以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匹配微观企业数据为样本,对关税、投资准入和汇率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由八章组成。第一章是导论,简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篇章结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是理论机制分析,借鉴Hallal和Sivsdasan(2013)的构建了企业技术含量决定模型,将关税、投资准入和汇率纳入同一理论框架,并对影响机制做进一步阐释。第四章是典型事实分析,描述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关税、投资准入和汇率变化。五至七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以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匹配微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验证了第三章的理论假说。第五章从中国中间品关税和东道国关税两个角度,探究关税变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并扩展分析了中国进口中间品关税与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间的关系。第六章从中国投资准入和东道国投资准入两个角度,分析投资准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扩展分析了中国投资准入与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间的关系。第七章从实际有效出口汇率和实际有效进口汇率两个角度,探究了汇率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扩展分析了实际有效出口汇率和实际有效出口汇率与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间的关系。第八章是结论与研究展望。该章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梳理,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和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展望。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关税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进口中间品关税通过竞争效应、种类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抑制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东道国关税通过规模效应、生产率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抑制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2)投资准入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中国投资准入总体上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中外资股权准入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不显着,核准股权准入通过规模效应、现金流效应和生产率效应抑制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东道国资本准入约束总体上抑制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中东道国外资股权准入、核准股权准入和其它投资准入通过抑制企业逆向技术溢出和减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抑制了出口企业技术复杂度。关键外国人与高管准入通过促进企业逆向技术溢出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提高了出口企业技术复杂度。(3)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实际进口汇率通过进口产品种类效应和企业融资效应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积极影响;实际出口汇率通过企业创新效应和增加值效应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积极影响,这对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来推动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理论研究创新。构建将关税、投资准入和汇率纳入一个理论框架的技术含量决定模型,丰富和扩展关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相关理论研究;(2)指标构建创新。创新性的构建企业层面的东道国投资准入指标,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东道国投资准入对中国微观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3)研究视角创新。创新性的探讨了东道国关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从政策层面揭示了中国投资准入和东道国投资准入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从进口汇率和出口汇率两个角度探讨汇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在扩展研究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进口中间品关税、中国投资准入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根据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未来应从鼓励贸易自由化、推动“引进来”战略、推进“走出去”战略、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等方面促进我国贸易模式由“以出口规模为导向”转变为“以技术竞争为导向”,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中国建设成新型贸易强国。

支天越[9](2020)在《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增长动能不足,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化脚步开始放缓。与此同时,区域、次区域背景下的多边经济合作则在持续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入,其中,新兴的澜湄合作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事实上,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有序推进,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研究聚焦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与对该地区贸易的关系问题,着重分析了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投资及贸易合作的动态发展情况,然后从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建立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同时指出当前形势下中国对湄公河国家投资与贸易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推动形成澜湄地区各国经贸往来的良性互动局面。在本文的分析研究中,引言部分主要描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等方面予以概括。接着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部分首先阐述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相关的理论知识,接着介绍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三种关系,即替代、互补和权变关系,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动态发展状况,该部分既包含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的规模变化、涉及领域以及大型直接投资情况,又概括了近年来中国对该地区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性互补性等指标分析,同时指出当前双边投资贸易往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实证分析部分运用的计量模型为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模型分别以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出口额、进口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设置中国对该地区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存量,东道国人均GDP及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选取2004-2018年近十五年的样本数据,通过计量软件Eviews10进行面板数据分析。首先,对模型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面板数据是否平稳,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判断模型的协整性,最后对模型回归时进行豪斯曼检验以及F检验判断应建立何种类型的模型。通过上述检验,最终得出关于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情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对进出口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即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从长期看,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出口和进口也均产生了正向促进效应,即中国对该地区的投资对贸易具有创造效应。通过探讨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投资的贸易效应,不难发现,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澜湄合作机制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加大了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投资力度,而中国对该地区的投资对中国同该地区各国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呈正发展态势。因此,中国应当合理制定宏观政策,因地制宜发展与各国经贸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投资与贸易和谐发展,提升中国对外经济实力。

贺薏璇[10](2019)在《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中间品出口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科技水平推动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演进下,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分工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中间品以零配件和工业半成品为主要内容,成为建立在产品内国际分工基础上的主要贸易对象,中间品贸易也成为目前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世界各经济体通过自身禀赋资源确定处于生产供应价值链条的不同地位,从而通过专业化生产该环节工业半成品和零配件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配合商品国际化生产的同时对国内工业产业、科技文化的发展与收入水平、就业水平的提高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对此,国内外的学者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和中间品贸易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世界各国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以进口发达国家高技术附加值、工艺程序复杂的中间品进行组装加工为生产方式,实现最终商品出口。因此,目前的中国仍处于全球生产供应价值链的较低端位置。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通过联动发展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扩张海外生产规模,发展中间品贸易,积极投入到国际分工的浪潮当中,获取来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差异化利益,努力进行价值链地位攀升。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各国合作日益密切,投资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并逐渐进入资本净输出阶段:中国对外投资与贸易发展趋于稳定,同时也需要新的动力源泉。因此,本文在总结了以往文献的基础之上,从中间品的角度出发,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扩大我国高技术、高工艺附加值中间品出口贸易规模、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效应,通过科学、有效地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中间品出口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提高我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本文通过整合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这两条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路径,围绕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中间品出口规模及出口结构影响效应进行探索,通过构建面板数据,设立扩展的投资-贸易引力模型,用聚类稳健标准误混合OLS法进行计量分析,分别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对比研究此影响效应是否存在、机制如何、方向与程度等问题,最后用混合2SLS法对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文章首先对规模层面影响效应的方向进行测度与比较。一方面进行全样本的影响效应回归分析,对中国OFDI与中间品出口规模影响效应进行总体的把握,以期得到整体的影响趋势;另一方面将东道国按地理区域进行细分,分别对各区域样本组进行实证分析与结果对比,以判断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OFDI的中间品出口规模影响效应的不同之处。其次对结构层面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回答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对中间品出口的产品结构有何影响这一问题,紧扣论文的逻辑主线。一方面着力研究OFDI对中间品出口的产品结构总体影响效应;另一方面从禀赋结构方面细分东道国市场,研究不同动机OFDI对中间品出口的结构效应。经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为:(1)中国对“一带一路”OFDI促进了中间品出口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六大地区的OFDI对中间品出口整体呈现促进效应,而程度则呈现出地区异质性,对东盟地区、中东欧地区的促进程度最高且最为显着。(2)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整体改善了中间品出口的结构,对中等技术含量中间品的出口作用最为显着,其次是零部件等高技术附加值中间品,最后才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中间品。创新资产寻求型OFDI显着提高了我国高附加值中间品的出口规模,对中国出口中间品结构改善的正向作用贡献最大。文章在得出以上结论后,提出了通过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促进中间品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进而提高我国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的政策建议,为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逐步攀升全球价值链提供了现实指导。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 ——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影响研究
        1.2.2 母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国内投资的理论与机制分析
    2.1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理论
    2.2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挤入效应的机制分析
        2.2.1 生产率效应
        2.2.2 出口效应
        2.2.3 税收优惠和利润转移
        2.2.4 内部融资
        2.2.5 东道国政府清廉程度
第3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发展现状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及速度
        3.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
        3.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现状
        3.1.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分布现状
    3.2 中国国内投资的发展现状
        3.2.1 中国国内投资的规模
        3.2.2 中国国内投资的地区分布现状
        3.2.3 中国国内投资的行业分布现状
    3.3 中国国内投资相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挤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与变量设定、数据说明
        4.1.1 模型设定
        4.1.2 变量设定
        4.1.3 数据说明
    4.2 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分析
        4.2.1 匹配回归结果及平衡性分析
        4.2.2 总样本回归结果
        4.2.3 滞后分析
        4.2.4 分行业分析
    4.3 稳健性检验
        4.3.1 匹配方法平衡性检验
        4.3.2 安慰剂检验
        4.3.3 置换检验
    4.4 机制检验
        4.4.1 企业特质机制检验
        4.4.2 投资东道国机制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企业层面
        5.2.2 国家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对外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对外援助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
        1.2.3 关于促贸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1.2.4 关于对外援助与受援国减贫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核心概念
        2.1.2 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国际政治学理论
        2.2.3 国际社会学理论
        2.2.4 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
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形式及特征
    3.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规模及结构
        3.1.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
        3.1.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规模
        3.1.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结构
    3.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时代特征
        3.2.1 中国对非洲援助进入“南南合作+援助”的机制化阶段
        3.2.2 从意识形态输出向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转变
        3.2.3 从政治外交单一驱动向多维动机驱动的转变
        3.2.4 南南援助与南北援助的异质性日益凸显
    3.3 国内外对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认知
        3.3.1 来自国际社会的认知
        3.3.2 来自国内社会的认知
4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框架
    4.1 新世纪中国援助促进非洲受援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解析
        4.1.1 从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层面的解析
        4.1.2 从促贸援助层面的解析
        4.1.3 从减贫效应层面的解析
        4.1.4 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层面的解析
    4.2 新世纪对非洲援助宏观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
        4.2.1 对非洲援助促进受援国资金累积的作用机理
        4.2.2 对非洲援助改善受援国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
        4.2.3 对非洲援助提升受援国技术水平作用机理
5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5.1 中国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
        5.1.1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持续上升
        5.1.2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多样化
        5.1.3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国别分布的差异化
    5.2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作用路径
        5.2.1 援建基础设施,降低FDI物流成本
        5.2.2 援助的先导效应,降低FDI投资风险
        5.2.3 援助缩短了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
    5.3 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检验
        5.3.1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3.2 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门槛效应”
        5.3.3 东道国规模差异化条件下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
    6.1 对中非双边贸易的现实考察
        6.1.1 中非贸易总额的变化
        6.1.2 中非贸易的商品构成
        6.1.3 中非贸易的地理分布
    6.2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作用路径
        6.2.1 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贸易成本削减效应
        6.2.2 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
        6.2.3 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环境优化效应
    6.3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检验
        6.3.1 双边贸易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6.3.2 援助对中非双边贸易规模促进作用的检验
        6.3.3 援助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
    7.1 对非洲贫困的现实考察
        7.1.1 贫困人口规模及人均预期寿命
        7.1.2 贫困人口地域分布
    7.2 对非洲援助减贫效应的作用路径
        7.2.1 通过援助发挥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
        7.2.2 通过援助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7.2.3 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
    7.3 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检验
        7.3.1 减贫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7.3.2 援助总量对受援国减贫的影响
        7.3.3 援助异质性对减贫效应的实证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8.1 非洲经济增长的困境
        8.1.1 非洲经济增长的时序变化
        8.1.2 非洲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8.1.3 非洲经济增长的阶段位次
    8.2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作用路径
        8.2.1 援助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
        8.2.2 援助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8.2.3 技术援助的外溢效应
    8.3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8.3.1 经济增长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8.3.2 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9 提升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对策建议
    9.1 完善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
        9.1.1 改革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援助资源的协同整合能力
        9.1.2 优化对非洲援助领域,提升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
    9.2 坚持包容平等的发展援助,培育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9.2.1 通过包容平等的对非洲援助,增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9.2.2 坚持包容性视域下的援助,提升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9.3 积极与利益相关主体沟通,维护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9.3.1 增强与国际发展合作机构的资源整合和经验共享
        9.3.2 改善援助数据透明度从而增进与其他援助国的互信
附件1: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件2: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英文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 ——基于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对外直接投资
        2.1.2 就业、就业结构及技能工资溢价
    2.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1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3 技能工资溢价理论
    2.4 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就业市场
        2.4.1 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
        2.4.2 对外直接投资与就业结构
        2.4.3 对外直接投资与技能工资溢价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就业市场的发展概况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3.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
    3.2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特征性事实
        3.2.1 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3.2.2 制造业企业整体就业现状
        3.2.3 制造业就业结构特征
        3.2.4 制造业企业技能工资溢价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国内就业市场的机制分析
    4.1 对外直接投资对总体就业规模的影响机制
    4.2 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4.3 对外直接投资对技能工资溢价的影响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就业增长
    5.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2 基本估计结果与构建反事实控制组
        5.2.1 构建反事实控制组
        5.2.2 基本估计结果
    5.3 对外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异质性检验
        5.3.1 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5.3.2 投资目的地异质性检验
        5.3.3 投资类型异质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就业结构
    6.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6.2 基本估计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6.2.1 基本估计结果
        6.2.2 内生性检验
        6.2.3 其它稳健性检验
    6.3 对外直接投资就业结构效应的异质性检验
        6.3.1 行业异质性检验
        6.3.2 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6.3.3 投资目的地异质性检验
        6.3.4 投资类型异质性检验
    6.4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就业技能结构的机制检验
        6.4.1 技术创新效应检验
        6.4.2 生产转移效应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对直接投资与本国技能工资溢价
    7.1 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7.1.1 模型设定
        7.1.2 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7.2 基本估计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7.3 对外直接投资技能工资溢价效应的异质性检验
        7.3.1 行业异质性检验
        7.3.2 地区异质性检验
        7.3.3 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7.3.4 投资目的地异质性检验
        7.3.5 投资类型异质性检验
    7.4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技能工资溢价的机制检验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国际化行为与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基于区域、行业和企业异质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能利用率测度
        1.2.2 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
        1.2.3 国际化行为与产能利用率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能过剩
        2.1.2 产能利用率
        2.1.3 全球价值链
        2.1.4 对外直接投资
        2.1.5 外商直接投资
    2.2 产能利用率测算的相关研究
        2.2.1 基于峰值法的研究
        2.2.2 基于前沿面分析法的研究
        2.2.3 基于函数法的研究
    2.3 产能过剩的相关理论
        2.3.1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产能过剩分析
        2.3.2 基于策略性行为的产能过剩分析
        2.3.3 基于市场结构的产能过剩分析
        2.3.4 基于成本外部性的产能过剩分析
    2.4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2.5 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第3章 国际化行为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框架及作用机制
    3.1 国际化行为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总体理论框架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3.2.1 需求创造效应
        3.2.2 成本节约效应
        3.2.3 技术溢出和锁定效应
    3.3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3.3.1 生产转移效应
        3.3.2 生产率效应
        3.3.3 出口效应
    3.4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分析
        3.4.1 竞争加剧效应
        3.4.2 水平溢出效应
        3.4.3 垂直关联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产能利用率的测算
        4.1.1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设定
        4.1.2 可变成本函数的参数估计
    4.2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产能利用率的测算
        4.2.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设定
        4.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
    4.3 测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4.3.1 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分布
        4.3.2 产能利用率的地区分布
        4.3.3 产能利用率的行业分布
        4.3.4 产能利用率的企业所有制分布
    4.4 进一步分析
        4.4.1 与其他企业特征联系分析
        4.4.2 产能利用率的动态分解:企业进入与退出
    4.5 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分析
        4.5.1 理论分析:基于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统一分析
        4.5.2 实证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5.1 数据处理: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的匹配与处理
    5.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测度、分析及经验模型
        5.2.1 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测算与结果分析
        5.2.2 经验模型的设定
    5.3 实证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5.4 异质性分析
        5.4.1 基于企业所在地区异质性的检验
        5.4.2 基于行业技术水平异质性的检验
        5.4.3 基于企业贸易类型异质性的检验
        5.4.4 基于企业所有权异质性的检验
        5.4.5 基于企业进口来源国异质性的检验
        5.4.6 基于企业出口目的国异质性的检验
    5.5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内在机制检验
        5.5.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5.5.2 检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6.1 数据与研究方法
        6.1.1 数据处理:工业企业数据与境外投资机构名录的匹配与处理
        6.1.2 广义精确匹配
        6.1.3 倾向得分匹配
        6.1.4 双重差分法
    6.2 经验分析
        6.2.1 基准回归分析
        6.2.2 动态效应检验
        6.2.3 内生性检验:工具变量法
        6.2.4 安慰剂检验
        6.2.5 其他稳健性检验
    6.3 异质性分析
        6.3.1 基于区域分布视角的检验
        6.3.2 基于产能过剩异质性视角的检验
        6.3.3 基于不同投资动机视角的检验
        6.3.4 基于是否僵尸企业视角的检验
        6.3.5 基于企业所有制视角的检验
    6.4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内在机制检验
        6.4.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6.4.2 检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7.1 政策背景、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7.1.1 外资准入管制与识别
        7.1.2 研究设计
        7.1.3 识别假设检验
        7.1.4 数据处理:工业企业数据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匹配与处理
    7.2 经验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7.3 异质性分析
        7.3.1 基于企业所在地区异质性的检验
        7.3.2 基于行业技术水平异质性的检验
        7.3.3 基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的检验
        7.3.4 基于企业贸易类型异质性的检验
    7.4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内在机制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制度距离对OFDI出口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分析
    (一)OFDI对出口的影响机理
    (二)制度距离对OFDI出口效应的影响机理
四、实证研究设计
    (一)计量模型设计
    (二)变量说明
        1. 主变量
        2. 控制变量
        3. 样本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1. 描述性统计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异质性检验
        1. 基于制度距离方向分类的检验
        2. 基于OFDI寻求动机分类的检验
        3. 基于东道国收入水平差异的检验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6)内蒙古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点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投资与贸易替代论
        2.2.2 投资与贸易互补论
        2.2.3 投资与贸易的新型关系论
    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规模效应机制
        2.3.1 投资国视角下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
        2.3.2 东道国视角下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
    2.4 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结构效应机制
        2.4.1 外商直接投资、资本积累与东道国对外贸易结构
        2.4.2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与东道国对外贸易结构
        2.4.3 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提升与东道国对外贸易结构
三、文献综述
    3.1 文献综述
        3.1.1 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规模效应研究现状
        3.1.2 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研究现状
    3.2 文献评述
四、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4.1 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4.1.1 对外贸易总量特点
        4.1.2 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4.1.3 进口贸易发展现状
        4.1.4 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动态发展趋势
    4.2 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4.2.1 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特点
        4.2.2 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分析
        4.2.3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析
        4.2.4 外商直接投资来源方向分析
    4.3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贸易贡献度分析
        4.3.1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贸易与贸易总量分析
        4.3.2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贸易贡献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五、内蒙古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5.1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规模效应实证分析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1.2 平稳性检验
        5.1.3 协整检验
        5.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1.5 误差修正模型
        5.1.6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5.2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结构效应实证分析
        5.2.1 回归模型的建立
        5.2.2 平稳性检验
        5.2.3 协整检验
        5.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2.5 误差修正模型
        5.2.6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5.3 本章小结
六、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出口贸易增长
        6.2.2 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导产业流向
        6.2.3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扩大引资规模
        6.2.4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6.2.5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创造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7)山东省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回顾
        (一)投资对贸易的替代效应
        (二)投资对贸易的互补效应
        (三)投资对贸易效应不确定
    二、文献综述
        (一)双向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二)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3章 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分析
    一、双向FDI的出口效应
        (一)IFDI的出口效应
        (二)OFDI的出口效应
    二、双向FDI的进口效应
        (一)IFDI的进口效应
        (二)OFDI的进口效应
第4章 山东省及各区域双向FDI的发展现状
    一、山东省双向FDI的发展状况
        (一)山东省IFDI的发展现状分析
        (二)山东省OFDI的发展现状分析
    二、山东省各区域双向FDI的发展状况
        (一)山东省各区域IFDI的发展现状分析
        (二)山东省各区域OFDI的发展现状分析
        (三)山东省进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第5章 山东省及各区域双向FDI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一、山东省双向FDI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二)数据来源
        (三)平稳性检验
        (四)协整检验
        (五)VAR模型
        (六)脉冲响应分析模型
        (七)方差分解模型
        (八)实证检验结论
    二、山东省各区域的双向FDI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和分析
        (五)内生性检验
        (六)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山东省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论
        (二)山东省各区域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合理优化“走出去”格局
        (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率
        (三)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倡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关税、投资准入与汇率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制造业技术复杂度
        1.2.2 关税、投资准入与汇率
    1.3 研究思路、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2.1.1 出口技术复杂度测度
        2.1.2 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
    2.2 关税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2.1 中国进口关税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2.2 东道国关税变动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3 投资准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3.1 中国投资准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3.2 东道国投资准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4 汇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4.1 进口汇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4.2 出口汇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机制分析
    3.1 理论模型构建
        3.1.1 关税、投资准入与汇率相互独立的理论机制分析
        3.1.2 关税、投资准入与汇率互为因果的理论机制分析
    3.2 关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阐释
        3.2.1 进口中间品关税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3.2.2 东道国关税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3.3 投资准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阐释
        3.3.1 中国投资准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3.3.2 东道国投资准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3.4 汇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阐释
        3.4.1 进口汇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3.4.2 出口汇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事实分析
    4.1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化
    4.2 关税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变动
        4.2.1 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口中间品关税的变动
        4.2.2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东道国关税变动
        4.2.3 进口中间品关税、东道国关税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动
    4.3 投资准入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变化
        4.3.1 中国投资准入的变化
        4.3.2 东道国投资准入变化
        4.3.3 中国投资准入、东道国投资准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动
    4.4 汇率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动
        4.4.1 中国进口汇率的变动
        4.4.2 中国出口汇率的变动
        4.4.3 进口汇率、出口汇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税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5.1 进口中间品关税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5.1.1 指标测度
        5.1.2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5.1.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1.4 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
        5.1.5 扩展分析: 进口中间品关税与制造业进口技术复杂度
    5.2 东道国关税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5.2.1 指标测度
        5.2.2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5.2.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2.4 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投资准入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6.1 中国投资准入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6.1.1 指标测度
        6.1.2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6.1.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6.1.4 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
        6.1.5 扩展分析: 中国投资准入与制造业进口技术复杂度
    6.2 东道国投资准入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6.2.1 指标测度
        6.2.2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6.2.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6.2.4 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汇率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7.1 进口汇率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7.1.1 指标测度
        7.1.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7.1.3 基本估计结果及分析
        7.1.4 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
        7.1.5 扩展分析: 进口汇率变动与中国制造业进口技术复杂度
    7.2 出口汇率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7.2.1 指标测度
        7.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7.2.3 基本估计结果及分析
        7.2.4 机制分析的实证检验
        7.2.5 扩展分析: 出口汇率变动与中国制造业进口技术复杂度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8.1.1 主要结论
        8.1.2 政策含义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
        二、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综述
        三、关于中国与澜湄国家开展投资、贸易活动的相关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理论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替代理论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互补理论
        三、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权变效应理论
第三章 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直接投资和贸易合作的动态发展
    第一节 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直接投资的动态发展
        一、总体直接投资分析
        二、大型直接投资分析
    第二节 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开展双边贸易合作的动态发展
        一、双边贸易总体规模分析
        二、域内贸易情况分析
        三、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四、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第二节 实证模型
        一、模型构建
        二、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分析
        二、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直接投资的进口效应分析
        三、主要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合理制定宏观政策,促进投资与贸易和谐发展
        二、因地制宜发展与湄公河各国经贸关系
        三、提升中资企业在澜湄市场的竞争力
        四、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推动澜湄合作更进一层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10)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中间品出口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OFDI的贸易规模效应相关研究
        1.2.2 OFDI的贸易结构效应相关研究
        1.2.3 OFDI对中间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与传导机理
    2.1 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相关理论
        2.1.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1.2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1.3 纵向直接投资理论
    2.2 OFDI影响中间品出口贸易的机理
        2.2.1 OFDI的中间品出口规模效应
        2.2.2 OFDI的中间品出口结构效应
3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与中间品出口发展
    3.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发展
        3.1.1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规模现状
        3.1.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区域分布
    3.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间品出口贸易发展
        3.2.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间品出口规模及商品结构
        3.2.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间品的出口区域分布
    3.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与中间品出口发展趋势
4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中间品出口效应实证分析
    4.1 中国对“一带一路”OFDI的中间品出口规模影响效应分析
        4.1.1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中间品出口规模总体效应
        4.1.2 中国对“一带一路”各地区OFDI的中间品出口规模效应
    4.2 中国对“一带一路”OFDI的中间品出口结构影响效应分析
        4.2.1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中间品出口结构总体效应
        4.2.2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异质性OFDI的中间品出口结构效应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中国对“一带一路”OFDI促进了中间品出口增长
        5.1.2 中国对“一带一路”OFDI优化了中间品出口结构
    5.2 政策建议
        5.2.1 国家应进一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5.2.2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 ——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D]. 石赪岩.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胡锡琴. 四川大学, 2021(02)
  •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 ——基于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分析[D]. 卢阳阳. 浙江大学, 2021(01)
  • [4]国际化行为与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基于区域、行业和企业异质性视角[D]. 谢沐芳. 吉林大学, 2020(01)
  • [5]制度距离对OFDI出口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J]. 龚新蜀,赵军辉,王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6]内蒙古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D]. 肖瑞.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山东省双向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D]. 王珊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关税、投资准入与汇率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制研究[D]. 任家禛.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9]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D]. 支天越.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中间品出口效应研究[D]. 贺薏璇.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