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心病人的饮食调养(论文文献综述)
陈清华[1](2021)在《莫让“宠爱”变“溺爱”——从贾浅浅的诗说开去》文中认为1. 诗歌诗歌是落在肩头的雪,不是头皮屑。在这个自媒体快餐一天"烹饪"上亿文字的今天,一个写诗的人能火起来,真的奇观了。2021年1月28日,微信公众号"文学自由谈"刊发了评论者唐小林的文章《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贾浅浅的诗作中出现了一些"尸字头"、描摹"黄白之物"的文字,批评者认为其在"以诗歌的名义大肆糟蹋和亵渎诗歌"。
黎慧卿[2](2019)在《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祖国医学在数千年前提出的胸痹心痛,属于现代医学中冠心病的范畴,目前已成为现代文明病之一。因后天环境中的多因素例如摄入营养过剩、缺乏锻炼、肥胖率发生率上升、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影响下,发病年龄有趋于年轻化,导致胸痹心痛(冠心病)人群基数越来越庞大。虽然科技水平、医疗水平的进步,该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乃至对社会的影响都颇大。几千年祖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传统医学的康复理念以及其特有的康复治疗手段例如中药、针灸、推拿等,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传统康复治疗因其特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因而,汇总整理胸痹心痛的中医康复理论、临床机制、治疗及应用内容,以及推动其在临床的应用也迫在眉睫。方法针对中医胸痹心痛相关的康复理论及其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并另以近代中西医学、现代药理学与养生学相关的期刊论文及书籍,作为现代中医学心病康复研究之验证数据。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检索方法是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所收录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相关文献数据以搜寻检索式(关键词)一康复、心病、心病康复、中医康复、胸痹心痛、冠心病、动脉硬化、中药、针灸、饮食、中医护理等相关字眼,借以收集资料;手工查阅方法主针对重要相关性专书等研究书籍史料进行书面查询。主要将胸痹心痛中的中医康复内容分为胸痹心痛的理论研究及治疗方法、中医康复的现代学研究三个部分进行文献的归纳整理,最后将所得到的数据加以整理、分析、总结论述。成果本研究搜集查阅相关医书文献,整理探讨资料,论文内容述及胸痹心痛症,及对胸痹心痛(冠心病)患者的中药康复、饮食康复、针灸康复及中医护理归纳出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对胸痹心痛制定的相关中医康复的内容,并从相关研究中显示出中医康复对于患者疾病预后的积极意义。结论本研究为提升罹患心疾者的全面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查阅中西医学心病康复相关文献及相关书籍,总结出中医康复具有悠久的历史,不论是以祖国医学为主导的古代还是西方医学为主流医学的现今,中医康复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不论是从现代实验室研究数据方面、中药等具体中医康复手段的具体作用机制方面,亦或是患者自身的疗效和生活水平改善方面,中医康复手段都获得了认可。虽然中医康复体系目前还存在不足的一面,但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回归家庭、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
高亚光[3](2018)在《解郁定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解郁定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给予西药加用解郁定痛汤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西药基础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检查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在改善心绞痛、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改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解郁定痛汤对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有显着临床疗效,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缓解胸痛、胸闷等中医主要症状,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提高临床疗效,可推广于临床。
李剑颖,徐亚辉,庞冰洋[4](2017)在《“治未病”理论与冠心病》文中研究说明"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其重要特色和优势。"治未病"理论包含丰富的预防保健的内容,在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是指导后学者防病健身、治病救人的行医之道。基于"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中医思想指导的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预防疗效显着,能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心脏病患者的最终病死率,是冠心病患者易于依从的防治策略,可以很好地指导冠心病患者的预防和康复。
陆强[5](2009)在《从中医“治未病”——谈中医药在冠心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心病(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人们一旦患上该病,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使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如何有效防治冠心病不仅是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全民卫生保健的一大任务,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预防,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发展。目前现代医学虽然开展了一些新技术、新疗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却不能从根本上阻断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切实规范的做好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及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中医防治冠心病具有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易被人们接受等优点。因此,中医“治未病”理论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治未病”源自中医学经典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把握了三个主要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是“治未病”的第一要义;“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瘥后防复”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究其核心,就是一个“防”字,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故很有必要将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冠心病预防理念相结合,取长补短,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将冠心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相信冠心病这一世界难题,最终会因中西医结合而被攻克。更坚信这一伟大创举定能够造福于人类。
许越[6](2008)在《中医体质学说在中风病一级预防中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风病又名卒中,是一种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踻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现代中医临床常见疾病。一般来说,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上述症状者。中风病以其发病急骤,变化难测,病情危重,后遗症多而列风劳臌隔四大难症之首,自远古以来就受到医家重视,是历代医籍中论述最多、理论观念争执最繁杂的疾病之一。正是由于中风病复杂难治,预后多不理想,所以若能够在发病之前,就采取措施以阻止中风的发生无疑是最理想的,因此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对中风病预防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论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在开展中风病预防工作时研究借鉴并发扬光大。中医预防强调“治未病”,主张从整体观念出发,坚持辨证施治,注重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调衡,充分发挥人的自主健康能力,其作用涵盖了中风病病前、病中和病后的所有层面,具有系统、全面的优势。现代临床研究也证明,使用中医药预防中风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对比现代预防医学在中风病预防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医学对中风病预防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中风病危险因素认识的局限性。现代预防医学认为中风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因素和可干预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等;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以及抽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现代预防医学通过危险因素筛查,可以确定中风患病的高危人群,并对高危人群所具有的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如通过药物控制血压,积极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和饮食调控血脂,改善动脉硬化等;通过宣教,帮助人们改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等等。这些对中风危险因素的认识明确客观,采取的干预措施操作性强,较为规范,便于采用。反观传统的中医学,对中风病危险因素的论述从文献中可以看到的,涉及年龄、性别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所以更多地强调通过养生保健来防止中风病的发生,而对可能引起中风的各种基础疾病的认识则是空白。其次是未病先防思想空洞化。现代医学提出三级预防理论,对疾病分别进行病前、病中及愈后的处理。其中一级预防也称对因预防,是指对引起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开展预防工作。中医预防理论中的未病先防思想与西医的一级预防理论从概念上差别不大,但如上所述,对疾病的危险因素认识的差距就较为明显。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所以中医未病先防工作,仅仅局限于对中风先兆证的认识治疗以及养生保健,并不包括对基础疾病的治疗。而随着现代影像技术、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发展,医学界对中风先兆证日益深刻,已经把它归入中风病二级预防范畴。这样,所谓未病先防,其实仅剩下养生保健的内容。养生保健固然重要,但传统中医学的养生方法并不强调“危险人群-适宜的养生方法-降低患病风险”这一模式,养生方法的针对性不强,较为笼统,在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压力和快捷的生活节奏之下,容易造成危险人群的依从性不强,使养生保健方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未病先防思想虽然是我们的祖先最早提出的预防思想,曾为保证人类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在现代社会,正逐步被空洞化。针对以上中医预防理论的不足,如何加以弥补,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医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而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和对现代预防医学的借鉴,这个课题的解决已渐露曙光。现代医学预防理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认识往往依赖于生化指标检测和影像等技术的发展,不能象中医学那样,以符合系统理论的观点来认识疾病;又如普遍成本较高,难以满足中风病预防的长期性要求,等等。但是现代医学一级预防理论中对中风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却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如果中医学能够象现代医学那样发现并干预决定中风发病的更为本质的因素,不就能够真正使未病先防的理念落到实处了吗?要实现这个目标,传统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明显力所不逮,因为辨证论治的着眼点在于证,而中风发病前,虽然有一个内伤积损的过程,但是其证候即使表现出来,也未必与中风发病时的证候相同,而且证候表现的时间相对短暂,对证治疗难以触及疾病的实质。这大概就是传统中医文献中,论及预防,必谈养生,而不强调利用方药开展疾病预防的主要原因。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医体质学说研究逐渐兴起,使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本于传统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同时又跳出了“辨证”的框框,把疾病的发生、各种证候的发展以及预后转归等等临床事件更多地归因于人的体质。中医体质学说定义的体质是一种体现了人的结构、功能和心理相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源于先天,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保持稳定;同时又成于后天,在一定条件的干预下,会发生变化。人的体质状态可以通过对机体脏腑功能、阴阳气血等方面的观察来衡量和描述。基于以上认识,中医体质学说主张人在体质健康的条件下,不会或不易发生疾病,即使发生疾病,往往预后良好。但在多数情况下,人的体质是不平衡的,表现出各种偏性,这种偏性就会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反过来疾病也会对体质的偏性造成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的目的都是保证体质状态平衡无偏,而基本方法,则是通过辨识体质,了解其偏性并加以干预以促使其回到平衡状态。利用体质学说开展中风病预防,就是通过对导致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中医体质学辨识,并通过改善体质,从根本上阻止这些危险因素对机体的侵害而得以实现。因而更深刻、更具有针对性。中医体质学说倡导的“治未病”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三级预防思想,特别强调一级预防。因此,在中风病的预防中日益显现出其科学价值。研究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医学预防中风病传统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结合现代预防医学对中风病预防的认识,对以往利用中医体质学说进行中风病预防的实践进行总结,尝试依照体质学的原则,为中风病一级预防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研究方法1.搜集资料以我校图书馆馆藏资料为基础,辅以网上检索和个人购买的图书。资料来源有如下五个方面:1.1今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典籍丛书或类书。如《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中国古今医案类编》、《近代中医珍本集》、《常见病证中医文献专辑》、《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第六册》,等等,均列入参考文献范围。有些丛书或类书的内容有所重复,正可相互参校。1.2单行本的医经、医话和医案。如《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金匮要略译释》、《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贯》、《卫生宝鉴》、《冉雪峰医着全集》、《医学衷中参西录》、《金匮翼》、《增评医学心法》、《雪雅堂医案附:类中秘旨》、《医学真传》、《孟河四家医籍》、《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学心悟》、《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张山雷医集》、《张聿青医案》,等等。1.3现代和当代出版的中风研究和中医体质学说方面的专着。如《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当代名医证治汇粹》、《中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清代名医医术荟萃》、《中医体质学》、《中国历代医论选讲》、《中医百家医论荟萃》、《中风病防治研究》、《古今医家诊治中风经验及发挥》、《中医体质学》、《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和发展》、《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等等。1.4信息量巨大的电子出版物。如《中华医典》、《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对部分难以找到原始文献的古代医书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补救的办法。1.5 CNKI、万方、VIP等国内权威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论文数据库。下载近14年来有关中医防治和研究中风的主要论文400余篇,作为本论文写作的重要参考文献。2.资料研究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代医家之医论医案以及现代医学的部分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成三个子专题进行论述,一是中医学中风预防理论的总结和反思,二是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三是利用体质学说开展中风一级预防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研究结果:1.中风预防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以中医学关于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的演化为纲,系统整理了从古至今中风病预防的理论和实践,并在篇后小结中对中风病预防理论和实践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阐发。中风病因病机学说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内经》阶段,二是外风说阶段,三是内风说提出,但医家内外风兼采阶段,四是独重内风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对中风病预防的认识各有特点,总的说来呈现逐渐丰富的趋势。《内经》时期,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已经较为全面,以外风认识为主,但非常重视体内因素对发病的作用,很多理论成为后世内凤医家立论的基础。但是基于《内经》多理论探讨,少临床记录的特点,这个时期对中风病预防的认识较为丰富,但除了摄养辟邪外,很少其他的预防方法。外风说时期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偏重于“内虚邪中”,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中风病的防治偏重于疏风散邪,也有通过养生或针灸等方法改变“内虚”状态的记述,但显然并未得到重视。金元医家提出了“内风致中”的理论,开启了探讨体内因素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的新篇章,但是从那时起直到清代中期,绝大多数医家是内外风说兼采以内风为重,即同时肯定内风和外风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在这种病因病机认识的指导下,产生的中风病预防思想基本同时包括了对外风的抵御疏散以及对内风致病因素的处理和干预,但是这种处理和干预往往发生在中风发病后,属于既病防变的范畴。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医学对脑的生理病理的认识逐渐加深,大多数医家全面摒弃了中风病的外风认识,独重内风,在此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中风病预防理论,也是重点改善体内环境,平熄内风。在总结了中风病预防理论和方法之后,笔者认为,参考现代医学在预防中风方面的成就,传统中医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1)对中风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不够;(2)未病先防思想空洞化。所以中医的中风病预防只能局限于既病防变,也就是西医学的二级预防,不能在未病先防即一级预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全面归纳和总结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进展。包括:(1)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源流,总体上呈现体质学思想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日趋紧密;(2)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状况和主要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介绍了辨识体质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3)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从中医预防理论以及现代医学预防理论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预防特别是未病先防和一级预防中的作用。3.总结和探索:利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中风一级预防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一级预防成果,利用中医体质学说的观点和方法,对现代医学关于中风病危险因素的认识、现代人群的体质特征、老年人的体质特征等问题,择要进行诠释,综合文献提出中风病的好发体质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探索利用体质学说,辨识人群体质进行中风病危险因素筛查,进而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总结和研究具体的预防方案,从而使中风病未病先防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结论1.传统中医学预防中风病的理论和实践既有科学合理的成分,也存在与当代社会特点不相适应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对中风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眩晕等(类现代高血压)疾病在中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2)不能真正落实未病先防理念,即对于中风发病的预防不力。2.当代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预防特别是未病先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3.运用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和方法,可以:(1)通过诠释现代医学的概念,深化对中风发病危险因素的认识;(2)为中风病未病先防开拓了新的干预范围;(3)根据体质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方案;(4)在中医预防医学与现代预防医学之间构筑起交流的平台最终认为利用当代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中风病的治疗以及预防,是未来中风病预防工作的发展方向之一。
李柳骥[7](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严晓伟,郑向清,张小平,胡长飞[8](2007)在《冠心病约四成“诊断错误”》文中认为$T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是重要致死病因,患病人数非常多,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率更是高。 在医院门诊,当作冠心病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约四成是“诊断错误”。许多地方的冠心病诊断也非常混乱,误诊率特
王东坡[9](2006)在《痰湿体质及其基因表达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挖掘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痰湿体质相关理论,总结近现代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中医痰湿体质理论及其应用。明确痰湿体质的基本概念、形成因素、判定标准、发病趋势、调理方法,指导中风、眩晕、胸痹、消渴等相关疾病的预防、诊疗以及痰湿体质的养生康复。探索痰湿体质基因表达特征,分析痰湿体质相关基因功能,阐发痰湿体质的内在分子机制,建立痰湿体质基因表达谱,实现痰湿体质的基因检测。方法:采用传统文献梳理与现代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医学中痰、湿及痰湿体质等相关理论的源流、内涵与外延,通过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痰湿体质理论在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选用Affymetrix Gene Chip Human Genome U133+2.0高通量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检测技术,探索痰湿体质的基因表达特征。结果:中医传统文献中对痰、湿及痰湿体质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痰、湿与痰湿体质之间,既具有密切联系,又有层次上的区别。历代医家对痰湿体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认为,痰湿体质是受禀赋遗传、营养失衡等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体结构、生理功能与心理特征的,表现为对相关疾病具有易罹性的一种体质类型。痰湿体质具有可调性,对痰湿体质的调整是相关疾病预防的有效措施。应用Affymetrix Gene Chip Human Genome U133+2.0芯片,对痰湿体质5例与平和体质6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进行高通量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检测结果显示,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组间比较,表达有显着差异的基因共442个,其中上调基因222个,下调基因220个。结论:理论研究表明:痰湿体质是体内水液代谢紊乱,以痰湿内蕴为特征的体质状态。痰湿体质的形成与先天遗传、营养失衡、运动不足等因素相关;痰湿体质特征量表及痰湿体质评分OR值计算是判定痰湿体质的基本标准;痰湿郁滞、痰瘀交阻,逐渐形成眩晕、中风、胸痹、消渴等病证是痰湿体质的发病趋势;健脾利湿、行气化痰以及运动与食疗是调理痰湿体质的主要方法。基因研究表明:痰湿体质是与多基因表达相关的体质状态,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相比在基因表达上,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总体表现为代谢紊乱以及与免疫增强、炎症反应亢进、疾病发病、疾病抵抗基因相关的表达特征。
黄根柱[10](2003)在《冬令“养精蓄锐”说》文中指出 古人云:“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冬三月,草木凋零,冷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而寒为阴邪,易伤人之肾阳。因此,冬令养生贵在养藏固精,补肾敛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
二、冠心病人的饮食调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心病人的饮食调养(论文提纲范文)
(1)莫让“宠爱”变“溺爱”——从贾浅浅的诗说开去(论文提纲范文)
1.诗歌 |
2.贾平凹 |
3.现在 |
4.一辈子 |
5.文学 |
6.贾浅浅 |
7.读过 |
(2)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胸痹心痛中医概述 |
1.1 病名溯源 |
1.2 证候表现 |
1.3 病因病机 |
1.3.1 寒邪侵袭 |
1.3.2 饮食不节 |
1.3.3 痰瘀阻滞 |
1.3.4 七情内伤 |
1.4 辨证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第二章 现代心脏康复概述 |
2.1 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 |
2.1.1 个体化运动 |
2.1.2 宣传教育 |
2.1.3 心理康复 |
2.2 心脏康复对象 |
2.3 心脏康复在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 |
2.4 现代心脏康复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理论与方法 |
3.1 康复理论 |
3.1.1 理论渊源 |
3.1.2 理念内涵 |
3.2 传统康复治疗 |
3.2.1 中药康复 |
3.2.2 饮食康复 |
3.2.3 针灸康复 |
3.2.4 传统运动康复 |
3.2.5 中医护理 |
第四章 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现代机制研究 |
4.1 细胞因子机制 |
4.2 神经体液激素机制 |
4.3 血液流变学研究 |
4.4 血管内皮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解郁定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五)病例剔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案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1979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断标准》制定 |
(五)安全性评定标准 |
(六)统计方法 |
三、资料分析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疗效性评价 |
(三)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
讨论 |
一、西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一)病因及危险因素 |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
(三)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四)西医治疗 |
二、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一)胸痹的历史沿革 |
(二)胸痹病因病机 |
(三)本证病因病机认识 |
(四)解郁定痛汤组方分析 |
三、临床疗效分析 |
(一)心绞痛疗效 |
(二)中医症候疗效 |
(三)硝酸甘油停减率 |
(四)心电图疗效 |
(五)调节血脂疗效 |
(六)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疗效 |
(七)安全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患者资料信息卡 |
致谢 |
附件 |
(4)“治未病”理论与冠心病(论文提纲范文)
1“治未病”理论内涵 |
2“治未病”理论的意义 |
3“治未病”理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4“治未病”理论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 |
(5)从中医“治未病”——谈中医药在冠心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1 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 |
1.1 年龄 |
1.2 性别 |
1.3 遗传因素 |
1.4 血脂 |
1.5 血压 |
1.6 吸烟 |
1.7 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
1.8 肥胖 |
1.9 A型行为 |
1.10 饮食 |
1.11 饮酒 |
1.12 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缺乏体育锻炼 |
2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 |
2.1 概况 |
2.2 冠心病危险因素(一级预防) |
2.3 冠心病二级预防 |
2.4 冠心病的并发症 |
2.5 冠心病介入后支架再狭窄 |
3 古代医家对冠心病的认识 |
3.1 胸痹的历史渊源 |
3.2 胸痹的病因及病机 |
3.3 胸痹的诊断及防治 |
4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渊源 |
4.1 未病先防与冠心病一级预防 |
4.2 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与冠心病二级预防 |
5 目前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 |
5.1 名家名医临证经验 |
5.2 现代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基础研究成果 |
5.3 现代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成果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医体质学说在中风病一级预防中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中风病预防学说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章 中风病预防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黄帝内经》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预防思想 |
第二节 外风说指导下的中风病预防思想 |
第三节 内外风兼采的中风病预防思想 |
第四节 独重内风说的中风病预防思想 |
第二章 中风病的中医药预防实践 |
第一节 外风说指导下的中医药预防实践 |
第二节 内外风兼采的中医药预防实践 |
第三节 独重内风指导下的中医药预防实践 |
第三章 中风病预防理论的发展瓶颈及展望 |
小结 |
中篇 中医体质学说 |
第一章 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 |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章 中医体质学说的主要观点与方法 |
第一节 中医体质学说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说的方法 |
第三章 中医体质学说与疾病预防 |
第一节 中医体质学说与中医预防理论 |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说与现代预防医学 |
小结 |
下篇 利用中医体质学说落实中风病未病先防 |
第一章 利用体质学说开展中风一级预防 |
第一节 现代医学与中风病一级预防 |
第二节 现代医学中风危险因素的中医体质学诠释 |
第二章 辨识体质防中风,落实中风病的未病先防 |
第一节 体质是中风发病的根本性因素 |
第二节 现代社会人群的体质特征 |
第三节 中风病好发体质类型 |
第四节 辨识体质进行中风一级预防的方案探索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9)痰湿体质及其基因表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words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痰湿体质及其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综述) |
1 痰、湿及其相关研究探析 |
1.1 痰、湿概念及其实质研究概况 |
1.1.1 痰概念研究 |
1.1.2 痰实质研究 |
1.1.3 湿概念研究 |
1.1.4 湿实质研究 |
1.2 痰湿病证研究现状 |
1.2.1 痰湿病证的文献研究 |
1.2.2 痰湿证治理论与应用研究 |
1.3 痰、湿及其病证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
1.3.1 痰、湿及其病证研究现状分析 |
1.3.2 痰、湿理论与体质研究的关系 |
2 痰湿体质现代研究概况 |
2.1 痰湿体质理论研究 |
2.1.1 痰湿体质源流探讨 |
2.1.2 痰湿体质概念的表述 |
2.1.3 痰湿体质形成因素的分析 |
2.1.4 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 |
2.2 痰湿体质临床研究 |
2.2.1 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性临床调研 |
2.2.2 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的生化检测 |
2.3 痰湿体质实验研究 |
2.3.1 痰湿体质的免疫遗传学检测 |
2.3.2 痰湿体质中药干预研究 |
2.4 痰湿体质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
2.4.1 痰湿体质研究现状分析 |
2.4.2 痰湿体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痰湿体质理论研究 |
1 痰、湿及其相关概念源流考证 |
1.1 痰字本义及演绎考释 |
1.1.1 痰字考证 |
1.1.2 痰义演绎 |
1.2 湿义源流考释 |
1.2.1 《内经》湿义考 |
1.2.2 湿分内、外考 |
1.2.3 湿分阴、阳考 |
1.3 痰、饮、湿三者关系及其实质考证 |
1.3.1 痰、饮、湿的联系 |
1.3.2 痰、饮、湿的区别 |
1.3.3 痰、饮、湿的实质考证 |
1.4 痰、湿及其病证与痰湿体质的关系考证 |
1.4.1 痰、湿及其病证与痰湿体质的联系 |
1.4.2 痰、湿与痰湿体质的区别 |
1.4.3 痰、湿病证与痰湿体质的关系 |
2 痰湿体质理论的历史沿革 |
2.1 《内经》中有关痰湿体质的表述 |
2.1.1 《内经》中与痰湿体质相关的体质分类 |
2.1.2 《内经》对痰湿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的认识 |
2.2 《伤寒杂病论》对痰湿体质调治的贡献 |
2.2.1 《伤寒杂病论》对痰湿体质的表述 |
2.2.2 《伤寒杂病论》中调治痰湿体质的方药 |
2.3 晋、隋、唐、宋医家对痰湿体质的认识 |
2.3.1 晋、隋医家对痰湿体质的认识 |
2.3.2 唐、宋医家对痰湿体质的认识 |
2.4 金、元、明、清医家对痰湿体质的论述 |
2.4.1 金、元医家对痰湿体质的论述 |
2.4.2 明、清医家对痰湿体质的论述 |
2.5 痰湿体质的提出及其现代研究 |
2.5.1 痰湿体质的提出 |
2.5.2 痰湿体质的现代研究 |
3 痰湿体质的内涵与外延 |
3.1 痰湿体质基本概念的阐述 |
3.1.1 痰湿体质的概念 |
3.1.2 痰湿体质概念解析 |
3.2 痰湿体质的构成要素 |
3.2.1 痰湿体质的形态结构要素 |
3.2.2 痰湿体质的生理要素 |
3.2.3 痰湿体质的心理要素 |
3.3 痰湿体质的形成因素 |
3.3.1 先天禀赋因素 |
3.3.2 后天获得因素 |
3.4 痰湿体质的形成机制 |
3.4.1 脾失健运精不归化 |
3.4.2 升降失调气不布津 |
3.5 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 |
3.5.1 痰湿体质判定的理论依据 |
3.5.2 痰湿体质判定标准的建立 |
3.6 痰湿体质的发病趋势 |
3.6.1 易患眩晕 |
3.6.2 易患中风 |
3.6.3 易患胸痹 |
3.6.4 易患消渴 |
3.7 痰湿体质的调理原则 |
3.7.1 因人制宜原则 |
3.7.2 标本兼顾原则 |
3.8 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 |
3.8.1 中药调理方法 |
3.8.2 养生保健方法 |
4 痰湿体质理论的应用 |
4.1 痰湿体质与疾病诊疗 |
4.1.1 辨体、辨病与辨证 |
4.1.2 辨痰湿体质论治 |
4.1.3 痰湿体质调体专方 |
4.2 痰湿体质与疾病预防 |
4.2.1 调体防病 |
4.2.2 调体防变 |
4.2.3 病后调体 |
5 讨论 |
5.1 关于痰湿体质理论的形成过程 |
5.2 关于痰湿体质理论体系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谱研究 |
1 受试人群筛选与取样 |
1.1 受试者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受试人群筛选办法 |
1.2.1 初步筛选 |
1.2.2 体格检查 |
1.3 筛选结果与取样 |
1.3.1 受试人群筛选结果 |
1.3.2 血液样品采集 |
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标准 |
2.2.1 实验设计 |
2.2.2 质量控制标准 |
2.3 实验步骤 |
2.3.1 总RNA 提取与纯化 |
2.3.2 总RNA 定量和质量检测 |
2.3.3 靶标制备过程 |
2.3.4 真核生物靶标杂交 |
2.3.5 真核生物阵列的清洗、染色 |
2.3.6 图像扫描 |
2.4 数据处理 |
2.4.1 扫描芯片分析 |
2.4.2 数据质量控制 |
2.4.3 数据分析内容及说明 |
3 实验结果 |
3.1 平和体质与痰湿体质样品检测值对比结果 |
3.1.1 平和体质、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混合样品检测值一对一比较 |
3.1.2 平和体质与痰湿体质差异基因信号均值组间比较 |
3.2 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比较表达上调基因分析结果 |
3.2.1 痰湿体质上调基因及其上调倍数与信度参考值 |
3.2.2 痰湿体质上调基因名称及其所参与的生理功能过程阐述 |
3.3 痰湿体质上调基因功能分类 |
3.3.1 参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基因 |
3.3.2 具有潜在的肿瘤抑制功能的蛋白质 |
3.3.3 与糖代谢和脂类代谢有关的蛋白质 |
3.3.4 有多种与疾病相关的基因 |
3.3.5 其他 |
3.4 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比较下调基因结果分析 |
3.4.1 痰湿体质下调基因及其信度参考值 |
3.4.2 痰湿体质下调基因名称及其所参与的生理功能过程阐述 |
3.5 痰湿体质下调基因功能分类 |
3.5.1 与糖代谢和脂类代谢有关的基因 |
3.5.2 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 |
3.5.3 疾病相关基因 |
4 痰湿质基因表达谱研究结论与展望 |
4.1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表现为代谢紊乱的总体特征 |
4.2 痰湿质基因表达与多种疾病发病相关 |
4.3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与部分疾病抵抗相关 |
4.4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与免疫及炎症反应相关 |
4.5 发现一些名称、功能尚未明确的基因 |
4.6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谱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1 痰湿体质理论阐述 |
1.1 痰湿体质理论的历史沿革 |
1.2 痰湿体质与痰湿证候的区别 |
1.3 痰湿体质的概念 |
1.4 痰湿体质的构成要素 |
1.5 痰湿体质的形成因素 |
1.6 痰湿体质的形成机制 |
1.7 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 |
1.8 痰湿体质的发病趋势 |
1.9 痰湿体质的调理原则 |
1.10 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 |
2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特征 |
2.1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以代谢紊乱为总体特征 |
2.2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与多种疾病发病相关 |
2.3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与部分疾病抵抗相关 |
2.4 痰湿体质与机体免疫及炎症反应相关 |
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3.1 痰湿体质理论与应用新论 |
3.2 高通量人类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应用 |
3.3 痰湿体质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发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冠心病人的饮食调养(论文参考文献)
- [1]莫让“宠爱”变“溺爱”——从贾浅浅的诗说开去[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1(05)
- [2]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D]. 黎慧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解郁定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高亚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治未病”理论与冠心病[J]. 李剑颖,徐亚辉,庞冰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12)
- [5]从中医“治未病”——谈中医药在冠心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D]. 陆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6]中医体质学说在中风病一级预防中的理论研究[D]. 许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7]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冠心病约四成“诊断错误”[N]. 严晓伟,郑向清,张小平,胡长飞. 医药导报, 2007
- [9]痰湿体质及其基因表达特征研究[D]. 王东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冬令“养精蓄锐”说[J]. 黄根柱. 现代养生,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