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枕颈结合部畸形的诊治

先天性枕颈结合部畸形的诊治

一、枕颈结合部先天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徐凯[1](2019)在《寰枢椎脱位颌下复位钢板的解剖学模拟及仿真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寰枢椎脱位可分为易复型、难复型和不可复型。治疗寰枢椎脱位,临床上传统手术方案为前后路联合复位。但其存在手术耗时长、出血多、损伤大等缺陷。为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本研究针对寰枢椎脱位设计一种经颌下前入路手术复位钢板系统,通过在尸体标本上模拟前路复位钢板置钉可行性并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装置进行生物力学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两者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设计颌骨下前入路复位钢板。在尸体标本完成钢板的置入固定后,分别对尸体标本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行薄层(层厚0.5mm)CT扫描及三维重建,获取其DICOM数据资料。运用MIMICS系统,建立三维模型,并将数据输入Hyperworks有限元研究应用程序,针对其在相同负载下,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四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与应力极值,采用生物力学仿真分析,获得颌骨下钢板及后路椎弓根螺钉两种内固定装置的应力数据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对两种内固定装置的受力数据及应力应变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寰枢椎脱位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应力极值在前屈工况下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后伸、左屈、右屈等工况下,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系统受力极值明显小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均远低于钛合金材质的最大屈服强度(795-827MPa)和极限强度(860-896MPa)。结论:生物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验证发现,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是可行的,为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方案设计提供新的选择。

王华伟[2](2019)在《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解剖学研究及有关致病机制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1)寰椎枕化条件下骨性结构存在形态变异,手术置钉存在较大风险,目前文献中仍然缺乏对寰椎枕化寰椎侧块的形态学研究;(2)目前文献中已有较多针对颅颈交界区畸形情况下椎动脉变异的研究,而缺乏对寰椎侧块前方颈内动脉位置变异的研究;(3)寰椎枕化条件下的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发病机制未明,常规手段很难对其进行研究,有限元可以模拟寰椎枕化条件下的生物力学;(4)颅颈交界区畸形最终的发病原因主要归结于延髓-上颈髓的病理性改变,过大的组织内应力和应变等生物力学因素被认为是这种改变的主要致病机制,对其进行研究有益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疾病转归的认识。研究目的:(1)从多个角度对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进行定量测量,从而为术前评估与手术计划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术中指导置钉操作;(2)对颈内动脉与寰椎枕化寰椎侧块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量,从而为术前评估提供有用的解剖学信息;(3)采用有限元研究的方法模拟寰椎枕化,研究这种病理情况下的生物力学,探索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的发病机理;(4)尝试采用连续薄层病理切片三维重建的方法,构建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探索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等对神经组织应力应变的影响。方法:(1)收集131例寰椎枕化患者和50例颅颈交界区结构正常患者的颈椎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再分割,分别测量寰椎枕化和正常C1侧块的相关参数;(2)收集配对的86例寰椎枕化患者和颅颈交界区结构正常患者的颈椎CTA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再分割,定性和定量的对颈内动脉与寰椎侧块的位置关系进行评估;(3)构建枕寰枢复合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改变模型条件模拟寰枢椎枕化模型,提取两种模型不同工况下的各节段运动范围,横韧带和关节面的应力;(4)获取人体延髓-上颈髓标本,通过连续病理切片、染色、扫面、描绘、重建等处理,构建区分灰白质的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模拟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对延颈髓交界处的挤压和牵拉,提取应力和应变大小。结果:(1)除了内侧高度之外,其它所有高度和宽度的测量均呈现寰椎枕化组较对照组小(P<0.05);寰椎枕化组的理想钉道内倾角α(20.1±8.3。)较对照组(15.3±3.8。)大,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寰椎枕化组(33.5±9.9。)和对照组(32.9±6.6。)在最大安全上倾角度β上并无统计学差异;(2)寰椎枕化组和对照组在颈内动脉与寰椎侧块的位置关系方面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动脉内侧缘到正中矢状位的距离在寰椎枕化组为21.18±3.72 mm,对照组为22.66±3.11 mm(P<0.05);颈内动脉后缘至寰椎侧块前缘的最短距离平均值寰椎枕化组为3.67±2.16mm,而在对照组为3.60±1.25 mm(P>0.05);(3)相比正常模型,寰椎枕化模型整体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的运动角度分别减少39.2%、44.7%、18.8%和8.5%,横韧带最大应力则分别增加63.2%、6.1%、12.3%及21.5%,上关节面最大应力分别增加12.4%、22.6%、34.8%和26.1%;(4)随着挤压程度的逐渐增大,模型白质和灰质的最大应力均表现为增大趋势,当挤压程度达到>25%时,白质所受的应力突然增大;同样地,随着斜坡椎管角的逐渐减小,模型白质和灰质的最大应力均表现为增大趋势,当斜坡椎管角减小到120。时,白质所受的应力会突然增大。结论:(1)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枕化的寰椎侧块发育不完全,形态较小,但对于常用3.5 mm直径的颈椎螺钉的置入依然安全可行;鉴于枕化的寰椎侧块形态变异非常大,因此应对术前CT做多平面的重建和三维评估;有关置钉角度测量方面的数据虽为术者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参考,但应个体化考虑;(2)寰椎枕化组颈内动脉与寰椎侧块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对照组明显不同;在C1螺钉置入过程中,寰椎枕化患者颈内动脉损伤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寰椎枕化患者,建议所有寰椎枕化患者术前应该常规行颈椎CTA检查;(3)寰椎枕化患者双侧寰枕关节的丧失可以导致C1-C2节段的过度运动,从而致使横韧带和寰枢椎外侧关节面经受过度应力;对于寰椎枕化患者,即使临床上未出现任何症状,考虑其动态发展过程,也应该定期进行随访,并考虑在出现症状早期进行干预;(4)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精细解剖结构的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随着挤压程度的增加和斜坡椎管角的减少,神经组织所受应力增加,但白质部分增加更为明显;延髓-上颈髓白质可能对灰质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相比于斜坡椎管角,寰齿间隙的减少对颅颈交界区神经的损害起主导作用。

古机泳[3](2019)在《利用侧方连接器的枢椎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方式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测量枢椎椎板的解剖数据,评价椎板交叉螺钉的可行性和解剖学的安全性。2、通过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评价使用侧方连接器的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方式(C2LAM+OF)在枕颈内固定(OC2)中的生物力学。3、建立枕颈(C0-C3)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加载内固定,对比分析其应力分布和活动度,评价C2LAM+OF在枕颈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方法1、测量20例干燥枢椎标本和100例患者枢椎CT,测量指标包括枢椎椎板高度、宽度、钉道的长度等,统计测量指标。2、6具人类新鲜枕颈冰冻标本在完整的状态下,分别进行屈曲、伸展、侧弯和轴向旋转等测试,随后制作成Ⅱ型齿状突骨折模型,并分别植入枕骨板、螺钉和棒、侧方连接器等,据以下顺序分别测试:椎弓根螺钉(C2P)、单侧椎弓根+双侧C3侧块螺钉(C2P+C3M)、椎板交叉螺钉(C2LAM)以及椎板交叉螺钉+侧方连接器(C2LAM+OF)。获取每个标本在各个内固定状态下的枕颈活动度(ROM)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4种内固定方式的活动度,评价C2LAM+OF的生物力学。3、随机选取1例正常人的枕颈部CT数据,导入软件后制作成模型,并加载C2P、双侧椎弓根峡部螺钉(C2Pars)、C2LAM以及C2LAM+OF,模拟人类生理活动,对比分析其活动度及应力分布。结果1、枢椎标本的实体测量值和CT测量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枢椎左右两侧测量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把两种测量方法的数据合并后取平均值,结果显示上位螺钉钉道所在枢椎椎板的厚度和下位螺钉钉道的厚度平均5.81mm和5.56mm。椎板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2.75mm。上位和下位椎板螺钉的钉道平均长度分别是27.56mm和 27.64mm。2、生物力学实验,标本在四种内固定时,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均较完整状态时明显减少(P<0.01)。在轴向旋转时,C2LAM的稳定性较其他3种方式略差,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C2P,C2P+C3M和C2LAM+OF 3种方式的稳定性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屈曲、伸展和侧弯时,四种内固定方式的活动度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3、建立有效的枕颈II型齿状突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植入各内固定系统后,枕颈各节段活动度明显降低,C2LAM+OF与C2P及C2Pars之间在各方向运动的活动度差异不大,而在轴向旋转方面,C2LAM+OF比C2LAM略微有优势。C2LAM+OF内固定系统的螺钉进钉点、侧方连接器以及连接棒为主要应力分布位置。结论1、枢椎椎板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可以容纳常用的螺钉,在解剖学上可以作为椎板螺钉的解剖学支持。2、利用C2LAM+OF在OC2融合术中,在伸展、屈曲、侧弯以及轴向旋转等方向运动的稳定性与椎弓根螺钉相仿,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有效替代方式。3、所建立的C0-C3三维有限元模型逼真有效,C2LAM+OF内固定方式在各个方向的活动度与C2P类似,应力主要分布于螺钉进钉点、侧方连接器及连接棒等位置,在必要时可作为C2P的替代方式。

柯雨[4](2019)在《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畸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从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2例,颅底凹陷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8例,颅底凹陷伴寰枢脱位合并脊髓空洞6例。16例患者均行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月、6月及1年测量每例患者的钱氏线,麦氏线,韦氏线,Klaus高度指数,延颈髓角及颅底角的影像学参数数值变化、脊髓功能评价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3月至1年的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12例,肢体感觉无变化2例,1例患者7天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VSD负压吸引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经清创并加压处理后好转。比较影像学参数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颅底凹陷症患者,经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术中充分减压和必要的固定能够促进患者的治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鹏[5](2018)在《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30年代第一例枕颈融合手术报道以来,枕颈融合手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恢复枕颈交界区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及维持复位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近年来,部分患者枕颈融合术后出现下颈椎曲度异常,严重者出现后凸畸形或半脱位,有的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治疗,从而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关于枕颈融合术后出现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像学对枕颈角(O-C2角)与下颈椎曲度(C2-C7角)的观察随访,而其生物力学机制尚未得以阐明。另外,在离体生物力学研究中,由于标本的离断,O-C2角的测量难以实现,而后枕颈角(POCA角)的使用却不受影响,但有文献指出POCA角的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目的1、通过多人重复测量及统计分析,验证POCA角的可靠性。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不同的POCA角对下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椎间压力(IDP)的影响,揭示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为枕颈融合手术术中POCA角固定大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3、通过临床随访研究,对枕颈融合手术前、后以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O-C2角和POCA角以及C2-C7角的关系进行评价,揭示POCA角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1、由3名资深骨科医生对30名健康志愿者以及30名罹患枕颈部疾患需行枕颈融合手术患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的O-C2角及POCA角进行测量、记录。间隔至少两周以后相同的3名医生再次测量、记录,两次记录分别用不同的文档,避免影响测量结果的真实性。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统计分析每名医生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3名医生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并对健康组和疾病组的O-C2角及POCA角进行统计分析。2、选用8具新近死亡的青壮年颈椎标本作为实验材料,应用强生辛迪思(DePuy Synthes)公司的枕颈融合系统,以及生物力学试验机、OptiTrack?运动捕捉系统、060型微型压力传感器及与之适配的P3型应变测量仪和记录器等实验工具,使用混杂测试模式模拟颈椎三维运动。其中枕颈固定节段为枕骨(C0)、枢椎(C2)及第三颈椎(C3)。测试分为6种工况分别进行,其中第1种是未行内固定的正常组,其余5种是枕颈固定时将POCA角固定于不同角度的实验组,分别为:1、中立位组(POCA=111°),2、中立位-SD组(POCA=101°),3、中立位+SD组(POCA=121°),4、中立位-2SD组(POCA=91°),5、中立位+2SD组(POCA=131°)。实验中对各运动节段(C3/4、C4/5、C5/6、C6/7)在前屈、后伸、左旋及左侧弯等4个方向上的运动范围(ROM)以及椎间压力(IDP)进行监测记录。对正常组和各实验组在各个运动方向上的ROM以及IDP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对2005年1月到2016年12月之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收治的由同一名手术医生行枕颈融合手术治疗的30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术前、术后第二天以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的O-C2角、POCA角、C2-C7角等三个参数。比较、分析O-C2角、POCA角、C2-C7角之间的相关性和变化趋势。结果1、本研究中健康组的O-C2角为:19.72°±6.80°,POCA角为:111.13°±9.71°;疾病组O-C2角为:7.12°±11.70°,POCA角为:121.23°±14.64°;两组间有的统计学差异(P<0.001,P=0.003)。3名医师对健康组O-C2角测量的复测信度分别为:0.975、0.948和0.974,观察者间信度为:0.983;对POCA角测量的复测信度分别为:0.984、0.856和0.945,观察者间信度为:0.948。3名医师对疾病组的O-C2角测量的复测信度分别为:0.990、0.988和0.986,观察者间信度为:0.995;对POCA角测量的复测信度分别为:0.998、0.997和0.997,观察者间信度为:0.999。2、枕颈固定以后,C0到C3之间各个方向的ROM较正常组显着减小,而C3-C7各节段间在各个方向上的ROM较正常组均有显着增加。而POCA角的改变,四个方向的测试中,其对前屈和后伸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各节段ROM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在前屈方向上,随着POCA角的增大,各节段的ROM随之减小;而后伸方向上,趋势相反,随着POCA角的增大,各节段的ROM随之增大。而POCA角固定于中立位时,虽然各节段前屈、后伸时的ROM虽然仍明显大于正常组,但未出现POCA角过小时前屈方向上和过大时后伸方向上的极度增大的活动度。虽然施加内固定以后,各实验组在左侧弯及左旋转方向上的ROM均显着增加,但POCA角的改变对这两个方向上的ROM均无显着影响。而IDP的测试结果仍可看出POCA角对前屈、后伸影响的趋势,随着POCA角的增大,各节段前屈时IDP呈现减小的趋势;同样各节段后伸时IDP也呈现减小的趋势。3、枕颈融合手术治疗以后患者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术前O-C2角与POCA角、C2-C7角呈负相关,POCA角与C2-C7角呈正相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O-C2角、POCA角及C2-C7角均较术前获得改善;末次随访时的O-C2角、POCA角及C2-C7角和术后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O-C2角与POCA角、C2-C7角呈负相关,而POCA角与C2-C7角之间无显着相关;末次随访时O-C2角的变化值和末次随访时POCA角的变化值、末次随访时C2-C7角的变化值之间呈负相关,末次随访时的POCA角变化值与C2-C7角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结论1、健康组和疾病组之间的O-C2角和POCA角均存在显着差异。这两种测量方法对健康人群及罹患枕颈部疾患的人群的枕颈序列的评估均有较高的复测信度和观察者间信度。POCA角是一种临床实用性强、可靠性高的枕颈序列观测指标,可用于临床及实验研究。2、枕颈固定以后,固定节段的ROM显着减小,而其余运动节段均出现代偿性活动增加。POCA角中立位固定时,相较于过曲和过伸位固定,其在前屈后伸时可避免出现极度增大的活动度,且各运动节段的椎间压力也近似正常。因此,枕颈固定时,POCA角固定在中立位的111.13°±9.71°左右可获得最佳的生物力学环境。3、枕颈融合手术可有效改善枕颈序列并维持复位。POCA角是全颈椎序列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变化与O-C2角的变化呈负相关,与C2-C7角的变化呈正相关。为减少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序列异常的发生,术中不应只简单过度后伸复位,应对POCA角的选择持谨慎态度,应全面考量颈椎的整体序列。对于术前下颈椎曲度较小的患者,术中固定时不宜将POCA角较术前作较大幅度的减小。

廖穗祥[6](2017)在《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枕颈部失稳的诊治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领域中难点和重点之一。炎症、创伤、肿瘤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等方面是引起该解剖部位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颅脊交界区不稳可导致颅底凹陷症、寰枢椎脱位等疾患,从而引起脑干和高位脊髓的压迫,使患者出现诸如:肢体麻木、乏力甚至截瘫等严重后果,这就往往需要通过脊柱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并治疗。手术的关键目标是要恢复有效的枕脊椎管容积以及正常的枕颈序列,解除脑干以及脊髓的压迫,从而达到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并通过有效的固定和植骨重建枕颈交界区的骨骼稳定的目的。由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常规成人的内固定系统无法照搬使用,传统的用于儿童患者颅颈交界疾患的后路手术多采用寰枢椎的钢丝固定,或枕颈椎弓根钉棒固定或经关节螺钉方式。由于其骨质较软,钢丝固定容易发生骨劈裂,固定不牢,固定松动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多需要辅以Halo架等外固定,直至骨性融合完成。而Halo架等外固定的佩戴非常痛苦,患者常常难以护理和配合,螺钉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目前市面上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颅颈椎内固定系统的产品非常缺乏,脊柱外科医生接诊到这类患者常感觉到束手无策。近年,美国强生等一些国际大牌的脊柱内固定器械公司开发了少量针对儿童的颈椎内固定产品,但仍未进入国内市场。根据国外资料介绍,强生的儿童枕颈固定系统采用2~3枚螺钉的枕骨板固定,颈椎采用3.5mm螺钉固定。该系统仅见用于7岁以上白人患儿的报道,而对于国内儿童是否适合尚未可知。鉴于目前国内外现状,一些临床医生在针对这类儿童实施手术时,只能使用成人的器械进行替代,常常给手术的实施带来困难和不便。曾使用国内医疗公司提供的成人枕颈交界内固定系统给患儿实施过颅颈交界区内固定手术的脊柱外科医生,常常深刻体会到目前针对儿童颅颈交界手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的局限和不足。比如临床手术中常常发现以下问题:①3.5毫米螺钉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发育较好的患儿可以实施寰枢椎的经椎弓根固定。但对5岁以下低龄儿童并不合适,由于没有其他选择,手术只能在螺钉部分穿破骨皮质的情况下勉强使用,或改用经椎板螺钉等其他方式固定。②7岁以下的患儿枕骨板厚度明显小于成人。对成人而言,如采用中线方式固定枕骨板,螺钉长度可达10毫米以上,2至3枚螺钉即可获得非常坚强的固定,而对7岁以下患儿,其中线部分皮质的最大厚度有时不到5mm,3枚螺钉固定难以获得足够力学强度,必须改进设计,增加锚定点数目,扩大固定融合面积。为了解决儿童枕颈固定的难题,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适合国内人群的儿童专用枕颈固定系统,以满足这部分人群手术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很快,许多以前依赖进口的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如今大部分都能国内生产。但针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颈椎内规定器械的研制和开发仍然是一片空白。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全国的儿童人口达2~3亿,颅颈交界区疾患的发病率虽然仅0.01-0.02%,但总患病人群将达4~6万,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广东是人口大省,患儿的数量也不在少数。针对国内儿童骨骼特点,研发专门的儿童颈椎手术器械,为儿童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手术器材,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目的]枕颈交界区的创伤,骨折脱位及先天发育畸形引起的寰枢椎病变往往需要实施寰枢椎或枕颈部内固定融合手术。而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相关器械国内尚无相应的企业研发和生产,脊柱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只好选择不太合适的常规器械进行替代使用,结果就会造成临床手术困难、风险增加、术后失败率上升等一系列不利情况。本课题拟研制开发一种专门针对国内儿童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内固定系统,用于解决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手术难题。该系统的研制对于改进和完善此类特殊群体颅颈交界区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运用三维工程软件设计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其力学有效性设计理念:拟设计蝴蝶形的枕骨板,要求其固定的螺钉切迹较低,以便于术后枕骨后方皮肤的覆盖以及切口的愈合。同时为了提升固定的强度,我们设计拟通过增加枕骨板的锚钉点来提高其抗拔出能力,从而获得足够的瞬间力学强度。力学有效性验证:选择1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进行上颈椎的轴向断层无间隔扫描。将其DICOM格式数据,导人三维重建软件Mimics,采取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技术,分离出C0-3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整处理,使之外形光滑,接近C0-3骨性结构,再以STL文件格式输进Geomagic Studio 2013逆向工程软件中,分节段重建C0-3等结构三维实体模型,以STEP文件格式导入Solidworks 2012进行模型的修复充填,根据实体形态分别画出两套与骨面贴合的SUMMIT及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模型,最后把两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13.0中划分网格,并对该两套模型的各种物理材料属性予以赋值,将模型进行必要的约束与加载后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两套内固定系统的力学性能差异。2、使用尸体标本对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及SUMMIT系统三维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取人体新鲜枕颈椎标本6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枕颈部的三维运动范围,再于模型上对每具标本分别进行SUMMIT及新型枕颈系统内固定对比,测量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中枕颈部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稳定性。3、观察1例幼儿应用该枕颈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运用该符合儿童解剖学特点、低切迹多锚点的新型枕颈内固定装置,手术治疗观察1例寰枢椎脱位、枕颈失稳幼儿,通过随访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有限元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下,两套系统的最大应力均低于钛合金的屈服强度且都出现在后伸状态。其中,新系统的3、7枚螺钉组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分别较SUMMIT组上升16.5%、15.0%,但11枚螺钉组较其下降15.6%,伴随着蝶形枕骨板固定螺钉数目的增加,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呈逐渐减少趋势,并渐低于SUMMIT组;枕骨的最大位移值也出现在后伸状态,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不同螺钉组其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均小于SUMMIT’组,分别减少10.05、11.45、11.8%,随着蝶形钢板螺钉数目的增加,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呈减少趋势。2、新鲜尸体标本生物力学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两套枕颈部内固定系统固定下,最大活动度均出现在后伸状态,两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方面无显着差异。SUMMIT组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均优于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但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未出现内固定失效。3、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以及与厦门大博医疗器械公司制作合作,成功研制出由蝶形枕骨板、椎弓根钉棒组成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并将该系统用于1例2岁寰枢椎脱位患儿,术后寰枢椎复位满意,解除脊髓压迫,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随访1年,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结论]1、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以及SUMMIT枕颈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的手术中均能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瞬间的稳定性,并且对于患有枕颈疾病的儿童而言,蝶形枕颈系统可提供更多的螺钉锚定点选择,其低切迹固定螺钉设计,有利于患儿术后枕后皮肤覆盖以及切口愈合,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多一种备选的手术器材。2、两种枕颈内固定系统均能提供可靠的力学强度,但在枕骨板很薄尚未发育成熟的患儿中,选择新型蝶形枕颈系统既可减少穿透脑膜的风险,又可增加术后力学稳定性。3、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可提高枕骨固定强度,可广泛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周衡俊[7](2017)在《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分析及诊治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Chiari Ⅰ)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背景和目的单纯Chiari畸形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因为胚胎阶段中胚层体节枕骨部发育状况不佳,造成枕骨未能发育完全、后颅窝窄小,但小脑发育不受影响,所以后颅窝空间狭小,造成扁桃体疝入至椎管中。目前临床治疗Chiar Ⅰ型畸形的主要手术方式有:(1)后颅窝骨性减压术;(2)后颅窝膜性减压术;(3)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造瘘或分流术;(4)后颅窝减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最近,有文献报道Chiari畸形与寰枢椎不稳定相关,采用后路的复位、固定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愈效果和随访结果。为此,我们评估了单纯Chiari Ⅰ型畸形的后颅窝容积情况和寰枢椎稳定性。方法回顾检索我科在2010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断为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ChiariⅠ型)的临床病例共65例。满足纳入标准,结合排除标准,共60例纳入研究。取正常人6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颅颈交界区的CT(Philip,256-slice)和 MRI(General Electric,3.0-tesla)扫描。所有研究对象的影像数据输入PACS影像浏览系统(这一系统具有特殊的数字测绘功能)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小脑扁桃体下疝超过枕骨大孔的距离(E),延髓颈髓角(CMA),后颅窝脑容积(PFBV),后颅窝容积(PFCV),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冠状位关节面倾斜角(CJI),颅颈倾斜角(CT)。结果(1)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比较(E):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2)延髓颈髓角(CMA):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3)后颅窝脑容积(PFBV):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4)后颅窝容积(PFCV):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5)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6)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7)冠状位关节面倾斜角(CJI):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8)颅颈倾斜角(CT):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9)在单纯Chiari Ⅰ型畸形组,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E)与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存在显着正相关性。结论在单纯ChiariⅠ型畸形中,枕骨轻度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相对狭小,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增大,与小脑扁桃体下疝(E)严重程度显着正相关;寰枢椎稳定性良好,未见不稳定因素,与单纯Chiari Ⅰ型畸形的发生发展无显着相关性。临床诊治该类疾病应以扩大后颅窝容积和局部减压为重点。第二部分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GroupA型BI)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背景和目的颅底凹陷(BI)属于一类临床上广泛存在的颅颈交界区(CVJ)畸形。Goel与Laheri[1]根据是不是合并寰枢椎脱位(AAD)把颅底凹陷分成A、B两种类型。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因为机体发育阶段内颅颈相接处各类不正常发育导致颅底扁平、内翻,内陷等,进而对脑干、脊髓等神经造成压迫,最终形成各类神经性的神经脊髓综合征。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BIand AAD,Group A型BI)是临床诊治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采取的主要术式包括经后方入路的枕下减压+枕颈融合内固定术,寰枢椎复位+融合内固定术,经口腔齿状突切除+复位固定术,经口腔寰枢椎脱位松解+复位固定术,经枕颈侧方的远外侧入路或枕下后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等[2,3]。归纳起来,其手术方式以前路/后路的减压+复位+固定和复位+固定为主。文献报道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主要与寰枢椎不稳定相关,而后颅窝发育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后颅窝容积相对狭窄?为此,我们评估了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后颅窝容积情况和寰枢椎稳定性。方法回顾检索我科在2010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断为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Group A型BI)的临床病例共22例。满足纳入标准,结合排除标准,共20例纳入研究。取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颅颈交界区的CT(Philip,256-slice)和 MRI(General Electric,3.0-tesla)扫描。所有研究对象的影像数据输入PACS影像浏览系统(这一系统具有特殊的数字测绘功能)。测量参数包括:Chamberlain’s line(CL),寰齿间距(ADI),颅底角(CBA),斜坡长度(DB),Boogard角,延髓颈髓角(CMA),后颅窝脑容积(PFBV),后颅窝容积(PFCV),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冠状位关节面倾斜角(CJI),颅颈倾斜角(CT)。结果(1)Chamberlain’s line(CL):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2)寰齿间距(ADI):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3)颅底角(CBA):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4)斜坡长度(DB):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5)Boogard角: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6)延髓颈髓角(CMA):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7)后颅窝脑容积(PFBV):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8)后颅窝容积(PFCV):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9)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10)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11)冠状位关节面倾斜角(CJI):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12)颅颈倾斜角(CT):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13)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组,Chamberlain’sline(CL)与CMA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性;CL与RR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14)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组,Chamberlain’s line(CL)与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Chamberlain’s line(CL)与颅颈倾斜角(CT)之间无显着相关性。结论在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中,枕骨重度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相对狭小,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增大。寰枢椎发育不良导致寰枢椎侧方关节面倾斜角增大,并脱位失稳,与齿状突内陷(CL)严重程度显着正相关。临床诊治该类疾病应以复位寰枢椎脱位,并固定稳定寰枢椎为重点,建议同期行后颅窝减压扩大容积。第三部分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Group B型BI)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背景和目的颅底凹陷(BI)属于一类临床上广泛存在的颅颈交界区(CVJ)畸形。Goel与Laheri[1]根据是不是合并寰枢椎脱位(AAD)把颅底凹陷分成A、B两种类型。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因为机体发育阶段内颅颈相接处各类不正常发育导致颅底扁平、内翻,内陷等,进而对脑干、脊髓等神经造成压迫,最终形成各类神经性的神经脊髓综合征。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BI and platybasia,GroupB型BI)在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中较少提及。因其寰枢椎无脱位,相对稳定,所以目前国内外治疗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采取的主要术式包括经后方入路的枕下减压伴/不伴枕颈融合内固定术[4]。而最近Goel的临床研究认为[5],该类患者仍然存在寰枢椎不稳定,他仅予寰枢椎固定并重建稳定性,而不行后颅窝减压,同样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那么,在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病例中,是否存在后颅窝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容积相对狭窄?是否存在寰枢椎稳定性问题?为此,我们评估了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的后颅窝容积情况和寰枢椎稳定性情况。方法回顾检索我科在2010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诊断为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Group B型BI)的临床病例共10例。满足纳入标准,结合排除标准,共10例纳入研究。取正常人10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颅颈交界区的CT(Philip,256-slice)和 MRI(General Electric,3.0-tesla)扫描。所有研究对象的影像数据输入PACS影像浏览系统(这一系统具有特殊的数字测绘功能)。测量参数包括:Chamberlain’s line(CL),寰齿间距(ADI),颅底角(CBA),斜坡长度(DB),Boogard角,延髓颈髓角(CMA),后颅窝脑容积(PFBV),后颅窝容积(PFCV),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冠状位关节面倾斜角(CJI),颅颈倾斜角(CT)。结果(1)Chamberlain’s line(CL):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2)寰齿间距(ADI):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3)颅底角(CBA):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4)斜坡长度(DB):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5)Boogard角: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6)延髓颈髓角(CMA):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7)后颅窝脑容积(PFBV):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8)后颅窝容积(PFCV):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9)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10)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11)冠状位关节面倾斜角(CJI):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12)颅颈倾斜角(CT):两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13)在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组,Chamberlain’s line(CL)与延髓颈髓角(CMA)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性。Chamberlain’s line(CL)与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14)在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组,Chamberlain’sline(CL)与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之间无显着相关性。Chamberlain’s line(CL)与颅颈倾斜角(CT)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性。结论在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中,枕骨重度发育不良导致后颅窝相对狭小,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增大。扁平颅底导致斜坡内陷,颅颈倾斜角增大,与齿状突内陷(CL)严重程度显着正相关,未见明显寰枢椎失稳依据。临床诊治该类疾病应以后颅窝减压扩大容积为重点,前路减压内陷压迫的斜坡齿状突有待进一步商榷。

韩建邦[8](2011)在《国人颈髓角的MRI影像测量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顾江军[9](2007)在《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概述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多发生在患有头颈部感染、外伤以及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儿童,而成人则相对较少。在上颈椎疾患中,此类疾病相对少见,因此常被误诊,而导致寰枢关节复位困难。因此,该类疾患获得理想临床疗效的关键点就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斜颈、枕颈部活动疼痛、头部的旋转固定等。初步诊断后,首选保守治疗,包括:费城颈托、Halo架固定及颅骨牵引等;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可根据具体病情考虑手术治疗,如进行寰枢椎融合术。目前,在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上还存在很多争议。因此,我们拟通过对正常成年国人的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的测量,初步建立寰枢关节旋转范围的量化标准,并应用于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我们推测,该量化标准将给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积极的临床意义。第二部分正常成年国人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的测量目的:通过对正常成年国人寰枢关节极度旋转状态下的三维CT扫描,测量并统计归纳出国人寰枢关节旋转范围的初步量化标准。方法:正常成年国人志愿者60例,年龄18-55岁,并根据年龄分成3组。每个研究对象都进行头部左右最大旋转时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三维CT图像上测得每个研究对象的旋转角度,并统计出成年国人寰枢关节的最大旋转范围。结果: 3个不同年龄组、2个不同性别组之间的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初步获得正常成年国人的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范围为69.0±8.9°。结论:通过本部分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寰枢关节最大旋转位角度测量有助于此类疾病诊断,为临床上旋转脱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同时,对该类疾病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部分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并研究寰枢关节旋转范围量化标准在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例成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临床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6个月。与初诊时寰枢关节旋转角度大于60.1°或小于77.9°范围的患者相比,旋转角度在69.0±8.9°之间的患者,有更高保守治疗成功率。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初步得出测量寰枢关节最大旋转角度,有助于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

张朝跃[10](2007)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口咽入路手术是处理枕颈区病变的传统术式,是处理上颈椎和颅底斜坡区域病变最直接的手术入路,具有无需牵拉重要血管、神经,可直接解除脊髓腹侧受压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延脊髓腹侧病变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枕颈区形态学资料及其与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详尽解剖学资料研究较少,且传统的经口咽入路手术本身存在术野深,视角小,暴露范围有限,操作深浅度难以掌握等缺点,致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阻碍。近年来,MED技术在腰椎及下位颈椎的成功应用为我们治疗上颈椎疾患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经口咽入路手术视野深度可达10cm,而宽度仅为2~3cm,类似管道状。而MED手术系统采用了轻质液体光纤、便利轻巧的手术器械、显微变速磨钻的手段,使我们对脊柱病变深部术野的的显露与操作更加容易。我们拟将传统的经口咽入路手术与外科微创技术相结合,探讨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具体操作方法。本课题包括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的可行性研究与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临床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首先测量了与经口咽入路相关的寰枢椎前柱结构的详尽解剖学数据,并对两组完整头颈部标本分别按传统经口咽入路手术方法及内窥镜下手术方法进行模拟手术,论证内窥镜下进行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的可行性。第二部分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包括陈旧性齿突骨折、先天性游离齿突、颅底凹陷、Klipple-Feil综合征在内的12例、2组患者分别按传统经口咽入路方法和内窥镜下方法进行手术,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超过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张口程度要求、软腭切开、手术并发症、颈髓角恢复情况、JOA评分方面的差异,论证了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的可行性、适应症、禁忌症;并探讨针对不同枕颈区疾病的具体手术方法、并发症及防治、手术优缺点、器械改进等问题。第一章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的可行性研究目的:为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提供解剖学支持,并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的可行性。方法:①选取50套完整寰枢椎标本,测量其前柱结构的解剖学数据;另选取颅骨标本20具,测量斜坡及其相邻结构数据。②取临床患者正常X线及CT片各20套,测量前柱结构数据。③选取完整头颈部标本5具,由咽后壁逐层向深面解剖,观察斜坡、寰枢椎、椎动脉、寰椎横韧带等结构及毗邻关系。④将20具完整头颈部标本分为两组(传统组与内镜组),分别按传统及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方法行寰椎前弓、齿状突切除、斜坡开窗及侧块关节面打磨,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的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减压、打磨的方法和范围。结果:①斜坡长度28.5±2.2mm,宽度19.2±2.3mm,咽结节枕骨大孔间距12.4±1.5mm,②寰椎前弓长19.8±2.3mm,前结节处最厚,为7.2±1.0mm,与侧块关节相连处最薄,为3.7±0.5mm。③齿状突呈纺锤样,高15.9±1.9mm,最大宽度10.5±0.6mm,最大厚度11.5±1.9mm,后倾角为10.5±3.5°。④寰枢椎侧块关节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最大横径15.1±1.6mm;最大矢状径17.7±1.3mm,外倾角为23.5±2.8°。⑤上门齿缝与寰椎前结节的距离为97.2±4.3mm,与寰枢椎侧块关节内外缘连线和矢状面所成的夹角分别为4.8±0.3°与15.2±0.3°。⑥寰椎横韧带的长度为20.0±2.40 mm,中点与硬膜囊的距离(最小值)为2.3±0.3mm,附着点与硬膜囊的距离(最大值)为7.1±1.4mm。⑦寰枢椎骨性标本测量值与X线片、CT片测量值差异无显着性。⑧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存在“手术安全区”,该区域位于寰枢椎前面,略呈矩形,宽45.9±3.6mm,高29.4±2.5mm,深10mm。⑨内窥镜下寰枢椎模拟手术减压范围宽14.8±0.8mm,高16.1±0.7mm,深19.1±1.0mm,与传统方法差异无显着性,但变异系数小于传统组。结论:1、本研究认为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不仅能达到传统手术的减压范围,而且对局部结构显露更为清晰,操作更为方便和精确,损伤程度更小,符合当今外科微创发展的要求。2、镜下寰椎前弓切除可采用由寰椎前结节向两侧磨除或由前结节两侧磨断后完整摘除前结节的两种方法;齿突则由尖部向下顺行磨削切除,磨除深度不宜超过齿状突最大厚度;寰枢椎侧块关节面打磨应采用“囊内操作”方法,宽度应在12mm以内,深度不宜超过10mm。3、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存在一“手术安全区”,对术中避免脊髓、神经、椎动脉损伤有所帮助。第二章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疾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枕颈区疾病患者12例,分内窥镜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内窥镜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6~46岁,平均32岁,其中陈旧性齿突骨折1例,先天性游离齿突1例,先天性颅底凹陷1例,寰枕融合3例,Klipple-Feil综合症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术中首先切除寰椎前弓(颅底凹陷患者尚需切除部分斜坡基底部);对颅底凹陷患者采用顺行法磨除齿突,对齿突陈旧性骨折或先天性游离齿突患者采用逆行法切除;打磨双侧寰枢侧块关节面。传统手术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2~38岁,平均30岁,其中先天性颅底凹陷2例,寰枕融合3例,按传统方法行寰椎前弓切除、枕骨斜坡开窗、齿突切除、寰枢侧块关节面打磨。比较两组手术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及JOA评分、颈髓角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内窥镜组对张口程度要求较低(≥2cm),术中无需切开软腭,术后无颞下颌关节疼痛遗留;传统手术组对张口程度要求高(≥4cm),有3例患者行软腭切开,5例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颞下颌关节疼痛,1例患者软腭开裂。两组中均有1例患者因寰枢椎不稳再次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术,两组均无脑脊液漏、感染、脊髓或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月,平均15月。内窥镜组颈髓角由术前平均101.5°增加至术后121.7°,传统手术组颈髓角由术前平均101.2°增加至术后123.2°;术后2周、3月、6月、12月复查JOA评分均较手术前增加,但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枕颈区疾病的一种新的微创方法,该方法视野清晰、显露充分、操作方便、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较传统手术少。2、现有脊柱内窥镜系统行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手术通道的长度、内径、远端形状等均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探讨。

二、枕颈结合部先天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枕颈结合部先天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寰枢椎脱位颌下复位钢板的解剖学模拟及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设备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设备、器材
    2 研究内容
        2.1 颌下入路前路复位钢板的设计
        2.2 尸体标本模拟颌下前入路复位钢板置钉的可行性
        2.3 制作寰枢椎复位固定后模型
        2.4 寰枢椎脱位复位后有限元分析
结果
    1 传统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三维有限元分析
    2 寰枢椎脱位颌下前路复位钢板内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分析
    3 两种内固定方式生物力学应力极值比较
    4 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应力分析与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2)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解剖学研究及有关致病机制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椎枕化寰椎侧块的形态学测量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寰椎枕化寰椎侧块与颈内动脉相对位置关系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寰椎枕化寰枢椎不稳及颅底凹陷发病机制的有限元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延髓-上颈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颅颈交界区畸形神经受损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颅颈交界区的骨骼发育与生物力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利用侧方连接器的枢椎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方式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枢椎椎板螺钉的解剖学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章 使用侧方连接器的枢椎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章 侧方连接器的枢椎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引言
    第一节 正常枕颈交界区的有限元模型三维重建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节 利用侧方连接器的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在枕颈交界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和分析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利用侧方连接器结合枢椎椎板交叉螺钉治疗枕颈畸形1例及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宄生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致谢

(5)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后枕颈角的可靠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6)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
    引言
    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1 新设计的枕颈内固定系统简介
        1.1.2 两套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3 正常模型的验证以及两种内固定方式3D模型的网格划分
        1.1.4 两套三维模型在ANSYS中的约束与加载
        1.1.5 以分组螺钉固定方式将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与Depuy的Summit内固定系统进行比较
    1.2 实验结果
        1.2.1 位移分析
        1.2.2 应力分析
    1.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引言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两套内固定模型的制备
        2.1.2 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3.1 脊柱生物力学标本的选择与建模原则
        2.3.2 颅脊交界区正常与固定状态下的生物力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不可复位型寰枢椎脱位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设计思路与原理
        3.1.2 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组成
        3.1.3 临床病例的选择、治疗与随访
        3.1.4 病例介绍
    3.2 结果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1、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1 古代脊柱生物力学发展
        1.2 近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1.3 现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2、枕颈融合术研究进展
        2.1 钢丝加植骨块固定技术
        2.2 金属棒-钢丝固定技术
        2.3 钉板固定技术
    3、枕颈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成果
致谢

(7)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分析及诊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 ChiariⅠ)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
    1 背景和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设备和检查方法
        2.3 数据传输与分析
        2.4 测量参数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比较(E)
        3.2 延髓颈髓角(CMA)
        3.3 后颅窝脑容积(PFBV)
        3.4 后颅窝容积(PFCV)
        3.5 后颅窝容积相对比(RR=PFBV/PFCV)
        3.6 矢状位关节面倾斜角(SJI)
        3.7 冠状位关节面倾斜角(CJI)
        3.8 颅颈倾斜角(CT)
        3.9 相关性分析(r)
    4 讨论
        4.1 单纯Chiari畸形与脊髓空洞
        4.2 单纯Chiari畸形与后颅窝容积
        4.3 单纯Chiari畸形与寰枢椎稳定性
        4.4 单纯Chiari畸形与颅底凹陷症
    5 小结
    6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Group A型BI)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
    1 背景和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设备和检查方法
        2.3 数据传输与分析
        2.4 测量参数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4.1 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诊断
        4.2 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病理生理
        4.3 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手术策略
    5 小结
    6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Group B型BI)的影像分析及诊治策略
    1 背景和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设备和检查方法
        2.3 数据传输与分析
        2.4 测量参数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4.1 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与延髓颈髓角
        4.2 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与后颅窝容积
        4.3 颅底凹陷合并扁平颅底与寰枢椎
    5 小结
    6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国人颈髓角的MRI影像测量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9)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概论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概念
    课题思路和总体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成年国人寰枢关节旋转角度的测量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诊治的临床研究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10)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枕颈区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二章 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临床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典型病例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综述
    3.1 寰枢椎解剖
    3.2 寰枢椎不稳的病因学分类
    3.3 寰枢椎不稳的诊断
    3.4 寰枢椎不稳的治疗
    3.5 以重建上颈椎稳定性为主要目的的手术
    3.6 以减压为主要目的的寰枢椎手术
    3.7 寰枢椎微创手术
    3.8 寰枢椎翻修手术
    3.9 寰枢椎手术并发症
附表 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枕颈结合部先天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寰枢椎脱位颌下复位钢板的解剖学模拟及仿真分析研究[D]. 徐凯. 青岛大学, 2019(02)
  • [2]寰椎枕化寰椎侧块形态解剖学研究及有关致病机制的生物力学分析[D]. 王华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3]利用侧方连接器的枢椎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方式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D]. 古机泳.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4]枕下减压联合枕颈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畸形的疗效分析[D]. 柯雨.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枕颈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张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1)
  • [6]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D]. 廖穗祥.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7]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分析及诊治策略[D]. 周衡俊. 浙江大学, 2017(08)
  • [8]国人颈髓角的MRI影像测量及临床意义[D]. 韩建邦.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1)
  • [9]寰枢关节旋转脱位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D]. 顾江军.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2)
  • [10]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手术治疗枕颈区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张朝跃. 中南大学, 2007(01)

标签:;  ;  ;  ;  

先天性枕颈结合部畸形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