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2003年原油产量4840万吨

大庆油田2003年原油产量4840万吨

一、大庆油田2003年生产原油4840万吨(论文文献综述)

刘羽燕[1](2021)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决策与准备历程》文中研究说明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使得中国的石油工业实现了从"贫油"到"自给"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导致的工业、国防原料供给不足等问题促使中共中央开始考虑加快石油资源开发建设的步伐。在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1960年2月13日石油部呈报了《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中央随即批转同意。在经过3个多月的筹备后,大庆石油会战拉开帷幕。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得益于科学民主的决策和充分的准备,历时3年多的大庆石油会战,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利建成大庆油田,保证了中国工业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资源。

马增阳[2](2020)在《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大部分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后期,水驱产量递减加快,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采收率一般仅为30%~40%。三元复合驱是在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正在逐步推广,被大庆油田确定为实现持续稳产的主导技术之一。本文从杏十二区复合驱试验区块的油层发育及地质条件出发,以油藏工程及提高采收率为理论依据,以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为技术手段,针对杏南开发区纯油区葡I3油层,水淹程度高、水洗强度大、聚驱提高采收率幅度低等主要问题,在人造岩心上进行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影响研究。通过开展聚合物注入能力评价实验、储层碱敏性评价实验、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对比实验及三元体系性能评价实验优选出适合该试验区块配制三元复合体系的各成分;再进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在实验中采取控制单一变量横向对比的方法,分别研究各段塞化学药剂注入浓度及各段塞注入尺寸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合杏十二区复合驱试验区块油层的注入方案,达到提高油层动用厚度,降低药剂注入成本,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块化学药剂浓度及段塞组合最优注入方案为:0.06PV前置段塞(CP=1800 mg/L)+0.30PV三元主段塞(三元体系CP=2000 mg/L,CA=1.20wt%,CS=0.30wt%)+0.15PV三元副段塞(三元体系CP=1800mg/L,CA=1.00wt%,CS=0.10wt%)+0.20PV后置段塞(CP=1600 mg/L),本优选方案可使化学驱提高采收率17.76个百分点。另外,将优选出的方案在试验区块的天然岩心上进一步对比验证,该化学药剂浓度及段塞尺寸组合注入方案适合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块现场应用。

叶遥[3](2020)在《遗产廊道视角下的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在大庆60多年的油田开发生产活动中,建设与形成了完整的石油产业链以及衍生出一大批以油田建设为服务对象的加工制造业,同时在油田建设的过程中还孕育出了大庆精神与文化。伴随着石油资源不断减少、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城市逐步转型升级等因素,这批代表着历史科技水平并承载文化记忆的建、构筑物也从生产阶段逐渐转向了闲置阶段。在此时期,大庆开始了对工业遗产的关注与保护,但目前仍是以单点式保护为主,工业遗产内在的生产关联性未能体现,综合价值严重削弱,其场所精神、工业文脉也未能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对遗产廊道概念的介入,以整体性保护理念对大庆工业遗产进行分类构建,多元整合,形成全面性、综合性的保护目标,以期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下,更好的体现与延续石油工业城市形象、历史记忆、精神文化。首先通过对大庆市工业遗产的实地调研并结合书籍文献等历史资料,分析现存工业遗产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出大庆工业遗产的类型特征,结合保护现状发现目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零碎化、片段化等问题,引入遗产廊道这种整体性、综合性保护理念,并且从遗产廊道概念、选择标准、构成要素三方面分析遗产廊道的构建方式、构建标准与具体构建内容。然后结合大庆市工业遗产类型,对工业遗产廊道主题进行确定,基于价值分析对大庆市工业遗产进行选取,通过“以廊串点”的方式对大庆市工业遗产在空间上进行连线,构建出沿滨洲铁路线与沿通让铁路线两条工业遗产廊道,对遗产廊道内所包含的绿色廊道、游步道、识别系统结合大庆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策略。最后对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提出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使其更好的融入城市发展与大庆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体系之中。

曹正汉,王宁[4](2019)在《从矿区政府到地方政府:中国油田地区条块关系的形成与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条块关系是由"条"与"块"分别承担的任务之冲突程度决定的,条块关系的演变也是由任务之间的冲突变化所导致的。如果中央政府需要下属政府机构同时完成多项任务,那么,多项任务之间的冲突将导致条与块的形成,而且,其冲突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条块关系的特征,即决定了条块结合程度的高低。进而言之,任务之间的冲突程度上升将推动条块结合程度下降;反之,将导致条块结合程度上升。这一观点来源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油田地区条块关系的支持,即可以解释在六个设市的油田地区条块关系的形成与演变。

田甜[5](2019)在《党领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庆油田自1959年建立以来,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大庆油田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奉献,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特大型油田与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理论,为国家油气田建设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该课题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结合法等基本方法,在国内外学者对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前50年研究的基础上,对党领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年的发展历史、最新成就和基本经验进行研究。按照以油田产量为标准进行划分,将大庆油田60年的开发建设历史过程划分为自力更生独立发展阶段(1959年—1975年)、改革开放高产稳产阶段(1976年—2002年)、4000万吨连续稳产阶段(2003年—2014年)、效益开发战略调整阶段(2015—至今)四个阶段。大庆油田60年的开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贡献,还在石油人才培养、石油科技创新、大庆城市建设和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大庆油田60年的开发建设中,党的领导始终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根本保证,为大庆油田开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探索,在科技上推陈出新。60年来,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事迹,经过总结、完善,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从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最终又对大庆油田开发建设新阶段起到推进作用。

吕龙[6](2019)在《中国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相依性、风险溢出与资产组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阐释中国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相依性并刻画其时变特征,更好地将相依性测度结果应用于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研究。首先,本文建立三个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国内外原油市场价格相依关系背后的理论机制,利用改进后的TVP-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次,为准确测度国内外原油价格相依性,本文改进原油市场收益率的边缘分布和联合分布模型,提出SV-MIDAS模型和随机因子Copula模型,刻画原油收益率的边缘分布和联合分布。SV-MIDAS模型在普通SV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混频数据抽样(MIDAS)和时变参数设定,弥补普通SV、GARCH等波动率模型无法考虑低频宏观序列对原油市场动态影响的缺陷。随机因子Copula模型利用动态因子载荷和因子结构设定,捕捉高维原油价格序列的动态相依性,缓解现有研究在价格序列维度与时变参数设定之间存在的“两难选择”。针对SV-MIDAS、随机因子Copula待估计参数、潜变量维度较高的难题,设计基于MCMC算法的参数抽样流程。最后,为提高原油市场风险管理与资产组合的效率,将动态相依性与系统性风险、风险预算理论等结合起来,研究国内外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动态资产组合管理问题。基于2005~2018年日度数据,本文分析Brent、WTI、Dubai、Oman、Minas和大庆等6个国内外主要原油市场的价格相依性及相应的风险溢出和组合管理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原油定价机制、金融化、汇率传导等是国内外原油市场价格发生联系的重要原因。构建局部均衡模型,阐述国内外原油市场价格相依关系的发生机制。为检验相关理论机制,实证部分通过遗忘因子和EWMA设定提高TVP-VAR模型运算效率,并利用改进TVP-VAR模型计算三维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盯住”国际油种的定价机制导致国内外原油价格联系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明显高于自身所遭受的反向影响;国内外原油市场间不仅存在“国际油价→国内油价”的直接传导机制,还存在“国际油价→汇率→国内油价”的间接传导机制,即汇率在国内外原油价格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当原油刚性需求旺盛,价格弹性低时,国际油价上涨导致美元升值,通过成本、预期渠道推升国内油价。当原油刚性需求不足,价格弹性较高时,国际油价上涨导致美元贬值,抑制国内油价;原油金融化不仅增强国内外原油价格的直接联动,还强化汇率在国内外油价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第二,国内外原油价格的相依性在样本期内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围绕某一水平剧烈波动。随机因子Copula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各原油市场因子载荷的持续性参数在0.95~0.98左右,表明原油价格相依性的持续周期较长,往期相依性的后续影响较强;因子载荷方程扰动项标准差显着异于0,表明静态模型关于因子载荷的常数设定并不合理。从个体市场看,大庆原油与Dubai、Oman和Minas原油的相依性最强,部分时点的相依系数高达0.9;大庆原油与Brent、WTI原油的相依性相对较弱,相依系数围绕0.2水平波动。从时间上看,当原油价格处于下行或低位震荡阶段,市场充斥悲观预期,普遍看空时,大庆原油与Dubai、Oman等市场的价格相依性较高;当原油价格处于上行或高位盘整阶段,市场充斥乐观预期,普遍看多时,大庆原油与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相依性相对较低。第三,国内外原油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和非对称性。在2008年金融危机、2018年国际油价暴跌等时段,中国与国际原油市场收益率、波动率、尾部风险的双向溢出效应均显着放大。从相互关系看,中国在全球原油市场体系中处于相对边缘位置,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外部溢出。Dubai、Minas原油是我国原油市场主要的外部风险来源,累积解释大庆原油收益率、波动率变化的70%~90%,部分时点对大庆原油的尾部风险溢出水平超过20%。第四,SV-MIDAS和随机因子Copula能够较好地刻画原油市场波动率与相依性的动态变化,基于二者建立的动态风险预算策略,能够有效地管理原油资产组合。SV-MIDAS模型估计结果显示,GRP指数、长期波动率对原油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均值回复现象,波动率序列表现出明显的“群聚效应”。Q-Q图和SC准则显示SV-MIDAS较其他11种SV、GARCH模型能更好拟合原油收益率的边缘分布。随机因子Copula的动态因子载荷设定,在允许模型刻画高维资产的动态相依性的同时避免“维度灾难”。基于对数似然值和SC准则判定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显着优于静态模型。利用SV-MIDAS、随机因子Copula构建原油市场的等风险贡献度组合(ERC)、最小方差组合(MV)、最优分散度组合(MDP)和等权重组合(EW)。动态组合的价值、夏普比率、风险分散度等指标明显优于静态资产组合,且ERC组合的业绩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三种动态组合。

达维多娃·波林娜[7](2019)在《中国和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世纪中俄能源关系的话题引起了各个领域分析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政治学、地缘政治学、经济学和其他科学。在乌克兰危机的条件下,俄罗斯在东亚的外国能源政策的监管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是务实和理性的。加强中俄能源对话是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之一。总的来说,中俄能源合作发展呈现积极趋势。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能源部门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能源部门对中国经济和俄罗斯都很重要,俄罗斯正在努力使经济部门成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能源消费国和能源生产国,在能源领域相互补充。这种合作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俄成功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加强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稳定,也有助于加强全球能源安全形势。但是伴随着中俄能源合作的这些乐观预期,仍存在许多障碍,对互利和双边利益缺乏了解。此外,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也可能给双边合作带来干扰和不确定性。要解决这些困难,中俄需要加强对互利和双边利益的理解,双方需要根据市场关系原则解决分歧,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层面的干预。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成为维护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国际因素,也对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刘忠全[8](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英超[9](2018)在《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能源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现有相关理论方法的不足,本论文将代谢理论引入能源资源开发评价领域,提出了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基于隐含流的物质代谢评价方法(EROM)、基于能值的能量代谢评价方法(EmEROI)和基于(火用)的能量代谢评价方法(ExEROI),同时分别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从系统论、熵和耗散结构的视角阐释能源资源开发活动,揭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价值是熵增能力,这与代谢的根本目的是从系统外获得“负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能源资源开发代谢是资金、物质、能量等投入能源资源开发系统,作用于自然赋存的能源资源,产出能源产品,并向生态环境排出废弃物和废弃能的完整过程。该理论主要用以明确资本、物质、能量流动的基本路径,揭示能源资源开发系统的客观变化状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与其他代谢理论类比,论证了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的可行性,之后构建了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的概念模型用于指导实践。在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的指导下,描绘了能源资源开发代谢评价方法的体系框架,从阐述价值具有多维性入手,将代谢分为资本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三方面,代谢评价方法也分为基础研究的单一维度价值评价方法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复合维度价值评价方法,为了说明多种维度评价的重要性,选取折现现金流法(DCF)和能源投入回报法(EROI)为例,从方法推导和实例研究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其次,本论文以能源资源开发代谢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为主。物质代谢方面,除了直接排放的污染物质或直接消耗的物质外,还应该考虑消耗的某种物质在生产端所排放的污染物质或消耗的某种特定物质,所以本论文在现有物质流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隐含流的思想,构建了用于能源资源开发物质代谢评价的基本方法EROM,考虑社会关注度和数据的获取度问题,选取碳和水为目标研究物质,核算了我国各部门的隐含碳和虚拟水系数,并以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能量代谢方面,能源投入回报法EROI针对能源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能量流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其核算过程仅通过热值法核算了能源的“量”,而忽略了能源的“质”的问题。为了实现对能源“质”的考虑,一方面,本论文从能源形成的角度出发,考虑能源的隐含能,将能值理论和方法引入能源资源开发能量代谢评价,构建了EmEROI,除了实现了对能源“质”的考量外,还拓展了EROI的投入要素,并且在以大庆油田开发为例的研究中,论证了EmEROI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另一反面,本论文从能源使用的角度出发,考虑能源的有用性,将(火用)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能源资源开发能量代谢评价,构建了ExEROI,同样也实现了对能源“质”的考虑并拓展了EROI的投入要素,在以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为例的实例研究中,改进了标准EROI算法,并将ExEROI与标准EROI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研究,本论文认为能源资源的本质是潜在熵增能力,而能源资源开发系统实质是一种耗散结构,这与生命体为了维持系统功能而从外界吸收低熵资源并排出高熵废物的代谢过程具有一致性,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代谢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曹婉怡[10](2017)在《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正在逐渐增长,油气资源成为了助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能源。大庆油田是共和国的油田长子,曾经创造了多年高产稳产的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但近年来逐渐减产并且造成了国内其他油田无法弥补的缺口。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正在表现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中各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保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大庆成为了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的重要陆路通道,为大庆油田的发展转型不断带来新的契机。因此,全面评价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水平并厘清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在力求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进程中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打造百年大庆油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大庆油气产业基于钻石模型给出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大区,大庆油田的竞争力虽相比于之前数年有所下降但仍具潜力。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石油天然气的近两年的产量和增长率将国内较大规模油田分为四个梯队,并运用基于钻石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法寻找大庆油田油气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在能源产品产量和生产要素潜在竞争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而在科技创新能力和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方面表现出竞争劣势。最后,针对提升大庆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给出坚持实施油气并举的产业模式、采取油田拓边战略、延伸下游石化和加工产业链以及寻求接替性产业的政策建议。

二、大庆油田2003年生产原油4840万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庆油田2003年生产原油4840万吨(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决策与准备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决策背景:“被逼出来的”石油会战
二、前提条件:石油勘探战略东移和“松基3井”见油
三、决策形成:“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
四、会战筹备:全国“一盘棋”的支援与协作
五、结语

(2)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三元复合驱室内研究进展
        1.2.2 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情况
    1.3 三元复合驱技术简介
        1.3.1 三元复合驱的概念提出
        1.3.2 三元复合驱的技术特点
        1.3.3 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杏十二区试验区块基本概况
    2.1 杏十二区试验区块地质特征
        2.1.1 构造特征
        2.1.2 储层特征
        2.1.3 储集空间特征
        2.1.4 油层基本参数
        2.1.5 区块流体性质
        2.1.6 试验区块地质储量
    2.2 杏十二区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2.2.1 油藏沉积特征
        2.2.2 油层发育特点
        2.2.3 连通状况及化学驱控制程度
        2.2.4 油层非均质性
        2.2.5 隔层发育情况
    2.3 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2.4 小结
第三章 三元体系药剂成分确定及性能评价
    3.1 三元体系药剂成分确定
        3.1.1 三元体系中聚合物的确定
        3.1.2 三元体系中碱的确定
        3.1.3 三元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确定
    3.2 三元体系性能评价
        3.2.1 三元体系吸附性能评价
        3.2.2 三元体系稳定性能评价
        3.2.3 三元体系乳化性能评价
        3.2.4 三元体系浓粘关系评价
        3.2.5 三元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化学药剂浓度及段塞尺寸优选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步骤
    4.2 前置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三元体系主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三元体系副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4.1 实验方案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后置段塞浓度优选实验
        4.5.1 实验方案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前置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6.1 实验方案
        4.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7 三元体系主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7.1 实验方案
        4.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8 三元体系副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8.1 实验方案
        4.8.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9 后置段塞尺寸优选实验
        4.9.1 实验方案
        4.9.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0 天然岩心优选对比验证
        4.10.1 实验方案
        4.10.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1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3)遗产廊道视角下的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研究范围限定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大庆市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2.1 大庆石油工业发展脉络
        2.1.1 全面勘探与石油会战(1959-1963)
        2.1.2 油田建设的全面展开(1964-2002)
        2.1.3 可持续、现代化油田(2003-至今)
    2.2 大庆市工业遗产类型特征
        2.2.1 石油工业相关的工业遗产
        2.2.2 辅助生产、油田生活类工业遗产
        2.2.3 大庆精神与文化相关的工业遗产
    2.3 大庆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2.3.1 大庆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2.3.2 大庆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遗产廊道理论与构建策略
    3.1 遗产廊道基本原理
        3.1.1 遗产廊道理论背景
        3.1.2 遗产廊道相关实践
    3.2 遗产廊道构建体系
        3.2.1 遗产廊道相关理论
        3.2.2 遗产廊道基本特点
        3.2.3 遗产廊道构建标准
    3.3 工业遗产廊道构成要素
        3.3.1 工业遗产
        3.3.2 绿色廊道
        3.3.3 游步道
        3.3.4 解说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庆市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设计
    4.1 工业遗产廊道主体构建
        4.1.1 工业遗产廊道主题选定
        4.1.2 工业遗产点选取
        4.1.3 工业遗产廊道线路确定
    4.2 绿色廊道、游步道、识别系统构建设计
        4.2.1 绿色廊道
        4.2.2 游步道
        4.2.3 识别系统
    4.3 关键遗产点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4.3.1 石油工业类
        4.3.2 辅助生产类
        4.3.3 油田生活类
        4.3.4 会战精神类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党领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历史演进
    2.1 关于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分期的历史研究
    2.2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四个历史阶段
        2.2.1 自力更生独立发展阶段(1959 年-1975 年)
        2.2.2 改革开放高产稳产阶段(1976 年-2002 年)
        2.2.34000 万吨连续稳产阶段(2003 年-2014 年)
        2.2.4 效益开发战略调整阶段(2015 年-至今)
第三章 党领导下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主要成就
    3.1 对国家的巨大经济贡献
        3.1.1 主体产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3.1.2 “三产”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3.2 对“陆相生油”理论的实践贡献
        3.2.1 “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3.2.2 大庆油田开发是对“陆相生油”理论的实践
    3.3 对我国石油技术人才培养的贡献
    3.4 对国家民族精神的贡献
    3.5 对城市发展建设的贡献
        3.5.1 带动了居民区基础设施建设
        3.5.2 促进了城市配套设施建设
第四章 党领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年的经验分析
    4.1 党的领导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根本保证
        4.1.1 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重要保证
        4.1.2 国家领导人的希望与指示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强劲推力
    4.2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立场
        4.2.1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4.2.2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3 科技进步是大庆油田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4.3.1 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4.3.2 大庆油田的开发与建设是科技创新的典范
    4.4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精神动力
        4.4.1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影响下的优秀职工队伍
        4.4.2 三代“铁人”事迹的精神传承
    4.5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大庆油田发展的牢固根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中国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相依性、风险溢出与资产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中外原油市场发展历程、主要油种及价格变化趋势
    2.1 中外原油市场发展历程
    2.2 主要原油品种
    2.3 原油价格走势与相依性的经验事实
    2.4 本章小结
3 中外原油价格相依关系的理论机制分析
    3.1 原油价格相依关系的定价机制
    3.2 原油价格相依关系的金融化机制
    3.3 原油价格相依关系的汇率机制
    3.4 理论机制的实证模型
    3.5 理论机制的实证检验
    3.6 本章小结
4 中外原油市场价格相依性测算
    4.1 边缘分布模型
    4.2 边缘分布模型的参数估计
    4.3 相依性模型-Copula
    4.4 原油市场价格相依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相依性的中外原油市场风险溢出效应测算
    5.1 收益率与波动率的溢出测算
    5.2 基于ΔCoVaR的尾部风险溢出测算
    5.3 溢出效应测算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相依性的中外原油资产组合研究
    6.1 均值-方差组合研究
    6.2 风险预算组合研究
    6.3 原油资产组合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SV-MIDAS估计程序

(7)中国和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主要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基本的国际贸易理框架
第二章 中国能源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与能源消费增长
        一、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二、中国能源增长
    第二节 中国能源行业状况分析
        一、中国天然气行业状况分析
        二、中国石油行业状况分析
        三、中国煤炭行业状况分析
        四、中国其他的能源行业况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能源进口状况分析
        一、中国天然气进口状况分析
        二、中国石油进口状况分析
        三、中国煤炭进口状况分析
        四、中国电力进口状况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罗斯能源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主要能源的储量和开采量
    第二节 2014 年以前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地位
        一、俄罗斯能源储备的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二、俄罗斯能源贸易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第三节 2014 年后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俄能源合作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俄能源合作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分析
        一、中俄石油合作现状分析
        二、中俄天然气合作现状分析
        三、中俄其他能源合作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中俄能源合作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俄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中俄能源合作存在问题
        一、在能源合作领域缺乏长期规划
        二、中俄在能源合作领域缺乏信任
        三、中俄能源的价格问题
        四、中俄新能源领域缺乏创新合作
        五、中俄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二节 发展中俄能源合作对策建议
        一、中国和俄罗斯需要制定长期的合作与发展计划
        二、加强两国的能源外交,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三、创造更多新的合作项目和创新合作
        四、建立东亚区域能源合作关系
        五、扩展多级集成交互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一、宏观经济后果
        二、微观经济后果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案例研究思路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总结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9)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能源资源开发评价文献评述
    2.2 代谢理论及发展
    2.3 代谢评价方法评述
    2.3 熵理论及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
    3.1 能源资源开发的本质
        3.1.1 系统论视角下的能源资源开发
        3.1.2 熵视角下的能源资源开发
        3.1.3 耗散结构视角下的能源资源开发
    3.2 代谢的本质
    3.3 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的提出
        3.3.1 定义及研究内容
        3.3.2 可行性判断
        3.3.3 概念模型
    3.4 能源资源开发代谢评价方法体系
        3.4.1 价值的多维性
        3.4.2 体系框架及分析
    3.5 多种代谢核算重要性的论证——以DCF和 EROI为例
        3.5.1 基本方法
        3.5.2 公式推导
        3.5.3 实例分析——大庆油田开发的DCF和 EROI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隐含流的物质代谢评价方法
    4.1 物质流分析评述
    4.2 隐含流及其计算方法
    4.3 基本评价方法的构建
    4.4 隐含碳系数测算
        4.4.1 数据基础
        4.4.2 技术处理
        4.4.3 结果
    4.5 虚拟水系数测算
        4.5.1 数据基础
        4.5.2 技术处理
        4.5.3 结果
    4.6 实例分析——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EROM评价
        4.6.1 数据基础
        4.6.2 评价结果
        4.6.3 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能值的能量代谢评价方法
    5.1 EROI与能值概述
        5.1.1 EROI概述
        5.1.2 能值理论概述
    5.2 基本评价方法的构建
    5.3 标准EROI方法与EmEROI方法的对比
    5.4 实例分析——大庆油田开发的EmEROI评价
        5.4.1 数据基础
        5.4.2 评价结果
        5.4.3 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火用)的能量代谢评价方法
    6.1 (火用)相关理论概述
    6.2 扩展(火用)核算方法
    6.3 扩展(火用)相关参数的测算
    6.4 基本评价方法的构建
    6.5 实例分析——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EROI和 ExEROI评价
        6.5.1 数据基础
        6.5.2 标准EROI的改进
        6.5.3 评价结果
        6.5.4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数据
附录B 扩展(火用)参数测算数据
附录C 2012年中国各部门完全能耗系数
附录D 2012年中国各部门隐含NOx排放系数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的定性评价
    2.1 引言
    2.2 基于钻石模型的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2.1 生产要素
        2.2.2 需求状况
        2.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2.2.4 企业战略与政府机遇
    2.3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竞争力评价
        2.3.1 上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2.3.2 中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2.3.3 下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3.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
        3.2.2 聚类分析
    3.3 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3.3.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3.3.2 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3.3 各样本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3.3.4 竞争力评价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提升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4.1 引言
    4.2 实施油气并举的产业模式
    4.3 采取油田拓边战略
    4.4 延伸下游石化和加工产业链
    4.5 寻找接替性产业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大庆油田2003年生产原油4840万吨(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决策与准备历程[J]. 刘羽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杏十二区弱碱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化研究[D]. 马增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遗产廊道视角下的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叶遥.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从矿区政府到地方政府:中国油田地区条块关系的形成与演变[J]. 曹正汉,王宁. 社会, 2019(05)
  • [5]党领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D]. 田甜.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中国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相依性、风险溢出与资产组合研究[D]. 吕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中国和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达维多娃·波林娜.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能源资源开发代谢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 陈英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大庆油气产业竞争力研究[D]. 曹婉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大庆油田2003年原油产量4840万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