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黄龙组底部白云岩成因

苏南黄龙组底部白云岩成因

一、江苏南部黄龙组底部白云岩的归属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康昱[1](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李洪奎[2](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侯章帅[3](2020)在《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南板块二叠纪沉积分异显着,发育多套烃源岩层,古地理面貌较为复杂。本研究在最新的二叠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下厘定了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并基于812条综合长剖面资料重建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古地理图(根据地质年代和重要地质事件恢复18张二叠纪古地理图)。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中期,华南板块以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台地和范围较大的康滇古陆为特征,在亚丁斯克期中晚期海平面达到该时期的最低点,各区域的陆源剥蚀区连成一片,而华南南部和北部边缘仍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2)亚丁斯克期晚期-罗德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华南北部边缘、湘黔桂和下扬子地区发育深水盆地,康滇古陆范围极度萎缩;沃德期-卡匹敦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盆地范围缩减,华夏古陆逐渐扩大,并在西侧形成了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到中二叠世末期,华南板块处于晚古生代海平面最低的时期,除桂中、湘南等少数区域外,华南板块主体位于海平面之上,广泛发育沉积间断。(3)吴家坪期-长兴期中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充沛的物源供应和频繁的海平面波动为华南广泛发生的聚煤作用提供了条件;长兴期晚期,华南海平面再次回退,各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到二叠纪末,华南板块海平面位于该时期最低值。本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古地理变迁主要受控于区域海平面变化,但东吴上升运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极大地重塑了华南板块晚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大幅提高了陆源供给量。本研究采用GPlates软件首次精准地恢复原型原位的华南古地理变迁,并讨论了二叠纪华南板块的定量动力学特征。在大数据支撑下,区域高分辨率古地理重建图可用于修正和改良全球古地理重建结果。华南二叠系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赋存于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等沉积层位。本研究统计并分析各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和牙形类色变指数资料,认为川东-鄂西和下扬子区域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处于有利生烃阶段,而其它区域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总体来看,华南板块二叠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孟艳[4](2020)在《南京湖山黄龙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旋回地层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湖山地区黄龙组出露完整,沉积标志明显,化石丰富,是下扬子板块具有代表性的剖面。本文在野外剖面详细实测的基础上,系统采集样品、制作岩石薄片,在镜下对岩石薄片中的显微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描述,包括颗粒类型、显微结构、成岩作用等方面,尤其是对生物碎屑的类型及其特征、生物组合、微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相分析和旋回地层的研究。黄龙组的主要岩石类型以泥晶颗粒灰岩为主,亮晶颗粒灰岩次之,泥晶灰岩再次之。颗粒类型主要为生物碎屑,局部富集藻鲕、藻粒和球粒等。其中的生物碎屑类型主要为有孔虫、蜓、海百合茎、钙藻类、腕足类、腹足类、苔藓虫及少量珊瑚、介形虫、钙球等;可分为正常海生物碎屑组合及非正常盐度的生物组合。黄龙组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压实-压溶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成岩环境主要是海水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海水成岩环境。黄龙组灰岩的微相共划分出7大类、23种岩石微相类型,通过分析各种微相类型的形成原因与条件,综合各种微相类型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划分出5种微相序列组合。主要微相类型反映了黄龙组的主要沉积环境为开阔潮下带、局限潮下带、潮坪及台地浅滩环境。根据黄龙组的岩石学特征和微相组合序列,在黄龙组中共划分出25个米级旋回,对应于六级旋回,均属于潮下型的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根据其垂向叠加序列形式进一步进行了五级、四级及三级旋回的划分。旋回地层的形成机制主要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引起的冰川活动导致的海平面变化有关。

刘溪[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残延演变而来的叠合盆地,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主体长期不均衡的整体升降和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导致盆地中东部和边部的中生代地层残缺不全甚至剥蚀殆尽或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掩盖,给原盆恢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相对于盆地西缘,盆地东南部中生代沉积边界的讨论,多停留于理论分析,缺少实际资料和数据的支撑。并且,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出层位,其原始沉积范围认识的欠缺,限制了盆地东南部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及物源研究,利用第一手实测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对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的东部、南部边界进行分析讨论,为恢复盆地原始沉积面貌和探索盆地东南部油气信息提供新的证据。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实测及观察,查明了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分布状态、岩性、厚度等,并将其进行对比,认为宁静地区、沁水地区中三叠世晚期铜川组与晚三叠世延长组、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椿树腰组与晚三叠世谭庄组、南召地区中三叠世太山庙组与晚三叠世太子山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同期地层。全区地层呈现北薄南厚的特征,与构造背景一致。本文运用传统物源分析方法结论为邻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关联性较强,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物源主要都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的变质基底与印支期花岗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济源地区中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及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前沉积地层的再循环,晚期增加了华北板块南缘物源,南召、卢氏、洛南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南秦岭,南召地区在晚期增加了华北南缘的物源。沉积学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东、南部以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本文研究认为邻区宁静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沁水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浅湖沉积,济源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南召、卢氏、洛南地区以发育深湖沉积为特征,南召还有短暂的冲积扇沉积。无论是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从邻区向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相的过渡变化均符合瓦尔特相律,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符合中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构造演化背景。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与其东南邻区应属于同一盆地,并未分隔。由于东部未发现边缘相,故而沉积边界不好界定,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可到石家庄一带。南部由于南召地区底部砾岩的发现以及周至柳叶河地区含砾石英砂岩的出现,推测边界至少可至商丹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南召地区凝灰岩Hf同位素研究,认为在234Ma左右,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正经历自东向西碰撞的过程,以南召-柞水地区为拐点,东部为碰撞后折返,西部勉略洋还在俯冲。在这个构造背景下,大华北盆地底形和沉积均有响应,最终完成中晚三叠世华北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恢复。此外,在上述构造背景下,中晚三叠世时期,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东南部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地区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发生了区域性沉降,并在湖盆中心形成了一套暗色油页岩层,即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有利的烃源岩层——延长组。这一层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豫西地区也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因此,这一层位也是这些东南邻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左青龙[6](2018)在《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提出海相火山岩是海底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建造,常见的岩石类型为溢流相的淬碎熔岩和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相比于陆相火山岩,玻质碎屑结构是海相火山岩的特殊结构构造。九瑞地区处于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长期以来,对该地区是否发生过海底火山活动,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九瑞地区前人认为组成构造破碎带的硅化角砾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确定其为一套古海相火山岩,确认了该套古海相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该海相火山岩对于探讨扬子板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通过本区海相火山岩研究,对探讨区域地壳的构造-岩浆演化和地质找矿、资源勘查都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详细的岩相学研究,确定九瑞地区的古海相火山岩是一种侵出-爆发相,且普遍具有(集块)角砾状构造的玻质淬碎角砾熔岩,角砾与胶结物为同成分,具有相近的熔岩结构,为自碎火成角砾,与陆相火山角砾具有明显不同的角砾化机制。该套玻质角砾熔岩整合于潮坪相瘤状灰岩、泥质灰岩层之上,浅海陆棚相页岩、泥质粉砂岩之下,根据上覆和下伏地层的沉积相判断其沉积于陆缘拉张浅海台盆环境,是海底火山活动产物。该套古海相玻质角砾熔岩野外宏观特征表现为,岩石呈灰色-深灰色,风化为浅黄褐色,具似流动构造,厚层-块状。普遍具有同生角砾构造。角砾大小比较均匀,砾径多<5cm,一般在3cm以下,个别达集块;形状不规则,等轴状为主,尖棱角状-棱角状-次棱角状,没有被搬运和磨圆现象,大小混杂,无定向排列性,具有明显的重力堆积特征,局部存在角砾间空穴。其岩石学特征表现为角砾熔岩结构,显微镜下角砾呈棱角-次棱角状,角砾内部组构均匀,具流纹质熔岩的霏细结构,矿物成分几乎全是微晶-隐晶质石英,角砾边界较为清晰,其内部裂隙发育,角砾之间具有良好的拼贴性,角砾与砾间填隙物具有相似的组构特征,几乎全由微晶石英组成;部分可见残余微斑状结构,在角砾内有星点状分布的石英斑晶、硅化了的长石假斑晶;在基质中有较多的石英和硅化的长石斑晶。由于其普遍发生了强烈而均匀的同沉积成岩期水热蚀变石英岩化,使得原岩中的Al2O3、Fe2O3、MgO、CaO、K2O、Na2O等组分被带出,SiO2相对富集以及微量、轻稀土元素(Sr、Ba、LREE等)发生不同程度地迁移活化。其SiO2含量都在90%以上,多介于91.18%97.26%,远高于任何一种陆相火山岩的硅质组分。其稀土总量(ΣREE)主要集中于33.95×10-671.56×10-6,明显富集LREE,贫HREE,LREE/HREE比值为7.3824.28,平均值为13.13,(La/Yb)N比值为11.0182.33,平均值为38.63。δEu值为0.570.79,平均值为0.63,呈明显的负异常;δCe值为0.521.09,平均值为0.83,具较弱的负异常。玻质角砾熔岩中的锆石具有典型岩浆锆石韵律震荡环带,锆石具有亏损轻稀土元素逐步富集重稀土元素,即从Sm到Lu逐渐增高,同时显示Ce的正异常和Eu的负异常特征,其LA-ICP-MS U-Pb年龄为447.2±4.4Ma,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这与扬子地块周缘广泛分布的斑脱岩(441-453Ma)年龄十分吻合,是扬子地块对奥陶纪桑比期-赫南特期全球性构造运动-火山活动事件的响应记录。通过详细的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运用不活动性组分HFSE(Nb、Ta、Zr、Hf、Ti)和HREE(Yb、Y)等判断其原岩特征。该套火山岩具有港湾状熔蚀石英、高温长石及岩浆锆石等斑晶矿物,表现出比较典型的中酸性火山岩的特征,其锆石微量元素特征,锆石U/Yb比值为0.561.68,表现出与大陆岩石锆石特征相似特征,表明本区锆石主要源自陆壳岩浆结晶;综合Zr/TiO2-Nb/Y、(Y+Nb)-Rb、Hf-Rb/30-3Ta图解及其锆石微量元素U/Yb-Nb/Yb和lg(U/Yb)-lg(Nb/Yb)判别图解,表明原岩应为中酸性火山岩类,具有流纹质和碱性成分岩性,其岩浆源区可能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其形成环境为陆缘拉张性台盆环境。发现于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的这套晚奥陶世玻质淬碎角砾熔岩,是火山口和近火山口相岩石建造,由此识别出了长江中下游一个晚奥陶世火山活动中心。使得前人在扬子地块周缘发现的奥陶纪斑脱岩有了比较可靠的、近距离的物源归属地,为研究区域上的晚奥陶世构造-岩浆活动积累了新的资料,为研究早古生代扬子地块区域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楼金伟[7](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认为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王冰[8](2012)在《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徽沿江地区位于下扬子分区,区内晚石炭世地层出露良好,发育齐全,分布广泛。晚石炭世包括黄龙组和船山组下部,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发育极少。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鉴定,共识别出八种微相类型,分别为:生屑颗粒/泥粒灰岩(MF1)、核形石颗粒/泥粒灰岩(MF2)、生物碎屑粒泥灰岩(MF3)、灰泥/含生屑灰泥灰岩(MF4)、包壳泥粒灰岩(MF5)、海百合粒泥灰岩(MF6)、白云岩(MF7)和砾状灰岩(MF8)。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主要为开阔海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黄龙早期,局部地区发育一套滨岸碎屑岩相,其物源来自南部的江南古陆;而后普遍发育一套潮坪白云岩相,主要由粉晶-细晶白云岩、粗晶灰岩和角砾白云岩构成,其中以西南地区最为发育;随后被巨厚的开阔海台地相灰岩覆盖,根据生物化石特征和水动力条件,其又可划分为台内坪相、台内盆相和台内滩相。船山早期,区内普遍发育一套潮坪砾岩相,厚度相对较薄,随后沉积了巨厚的开阔台地相灰岩,又包括台内内坪相和台内滩相,末期以台内滩相为主。通过Mg/Ca值、Fe/Mn值、Mn和Na含量分析,晚石炭早期气候炎热干燥,晚期为温暖湿润气候;碳氧同位素计算出的古海水温度和盐度特征显示,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为热带—亚热带气候。早石炭末期,安徽沿江地区均暴露于地表,风化剥蚀作用显着;晚石炭世,受拉张作用影响,该区及其南北两侧古陆开始下沉,全区开始接受沉积,其中晚石炭世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海侵。黄龙早期,该区普遍发育一套潮坪相白云岩,随着海侵的继续,黄龙中-晚期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台地迅速发展,黄龙末期,受挤压作用影响,台地发生短暂的沉积间断;船山期发生一次规模较小的海侵,台地上沉积了巨厚的核形石灰岩,随着末期海水的退出,晚石炭世台地发展结束。

赵大千[9](2012)在《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白云岩发育,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赋矿地层。研究表明晚石炭世白云岩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其次是角砾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又可分为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以粉晶白云岩最为发育。通过对白云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C、O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晶粒白云岩主要为准同生成因,部分为埋藏成因,其中怀宁夫子岗地区晶粒白云岩主要为准同生和埋藏成因,热液白云岩仅局限于脉体和白云岩孔隙内的异形白云石中;角砾白云岩为准同生干化破裂成因,其中白云岩角砾为准同生成因,白云石基质为混合水成因;残余颗粒白云岩为埋藏白云石化成因。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白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压溶和压实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等。其中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重结晶作用等对白云岩储层起着建设性作用,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起着破坏性作用。

魏翔[10](201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面分布特点及控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最主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由鄂东南、九瑞、安庆、贵池、铜陵、庐枞和宁芜等多个矿集区组成。泥盆系五通组(D3w)顶部至石炭系黄龙组(C2h)灰岩间不整合界面,是成矿带内最主要的容矿层位。该层位控制矿床的金属储量,在整个成矿带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论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不同地层分区大量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各地层分区典型剖面,探讨形成的构造演化事件、分析沉积环境,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层界面分布特征及泥盆系一石炭系界面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作用:(1)通过对晚古生代地层及生物特征方面的研究发现,扬子地层区广布于长江沿岸地区的五通组上段,是一跨纪的岩石地层单位,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位于该段的中上部。(2)沉积和层控式矿床基本分布于古陆或古陆隆起的边缘坳陷盆地内,同生长断裂既控制了沉积相的展布,也控制了沉积及层控式矿床的展布。(3)石炭系底部的平行不整合的构造面是多次构造活动的结果,因受到后期构造的滑脱,形成层间虚脱滑动面,成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控矿界面,它既提供了物质来源,又供给热源,是促进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4)沉积间断面(或岩性转换地段)是地层中最重要的储矿部位。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赋矿层中,其中以上石炭统C2之下的间断面及下三叠统/二叠系T1/P最重要,与铜、铁、硫、金等矿床的分布关系密切。(5)层控式矿床多赋存于碎屑岩与碳酸岩沉积间断剥蚀面或推覆界面之上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黄龙组底部和黄龙组白云岩段与灰岩段接触面、石英闪长玢岩与奥陶系灰岩、二叠系、三叠系灰岩接触带分别是与石英闪长玢岩有关的层控式式Au、Ag矿床和矽卡岩型Au、Ag矿床的典型找矿标志。(6)该区石炭系黄龙组与下伏地层不同部位、不同的假整合接触界面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层位;泥盆系-石炭系不整合界面发育的原生沉积层、沉积间断面的滑脱构造以及层间滑脱构造与其他构造的复合部位均是重要的容矿、赋矿空间。

二、江苏南部黄龙组底部白云岩的归属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南部黄龙组底部白云岩的归属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2.1.2 阿拉善地块
        2.1.3 走廊过渡带
        2.1.4 祁连造山带
        2.1.5 秦岭造山带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4.3.1 原盆地属性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前震旦系
        2.2.2 震旦系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演化
        2.3.1 扬子克拉通
        2.3.2 秦岭造山带
        2.3.3 龙门山构造带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1 盆地深部结构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3 岩石圈结构
    3.2 基底断裂分布
        3.2.1 一级基底断裂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4.2.2 构造层划分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4.4 盆地叠合模式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
    1.3 研究概况及进展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地层综述
    2.1 区域地质演化
        2.1.1 全球构造背景
        2.1.2 华南演化历史
    2.2 地层对比和综述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单因子的选取及意义
        3.2.2 ARCGIS简介
        3.2.3 GPLATES简介
第4章 华南二叠纪古地理重建
    4.1 阿瑟尔期
    4.2 萨克马尔期
    4.3 亚丁斯克期
    4.4 空谷期
    4.5 罗德期
    4.6 沃德期
    4.7 卡匹敦期
    4.8 吴家坪期
    4.9 长兴期
第5章 全球框架下的华南古地理动态重建
    5.1 全球重建模型的选择
    5.2 原型原位重建
    5.3 小结
第6章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
    6.1 烃源岩评价指标
    6.2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类型
    6.3 各期烃源岩厚度分异
    6.4 基于牙形类色变指数的烃源岩成熟度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南京湖山黄龙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旋回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流程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和交通
    2.2 地层
    2.3 区域构造与演化
3 黄龙组岩石学特征
    3.1 实测剖面描述及宏观岩石学特征
    3.2 微观岩石学特征
    3.3 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
    3.4 小结
4 黄龙组岩石微相及其特征
    4.1 碳酸盐岩的分类
    4.2 黄龙组微相类型描述
    4.3 黄龙组微相总体特征
    4.4 黄龙组沉积相划分及相带序列组合
    4.5 小结
5 黄龙组旋回地层特征
    5.1 概述
    5.2 黄龙组米级旋回的类型及特征
    5.3 黄龙组旋回地层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图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2.3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次级盆地概况
    2.4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地层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中-晚三叠世地层分布特征
        3.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分布
        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南部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
    3.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划分
        3.2.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3.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
    3.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1 古生物对比
        3.3.2 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3 延长组及同期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第四章 物源分析
    4.1 周缘古陆特征
    4.2 古流向分析
    4.3 岩石学分析
        4.3.1 轻矿物分析
        4.3.2 重矿物分析
    4.4 地球化学分析
        4.4.1 主量元素分析
        4.4.2 微量元素分析
        4.4.3 稀土元素分析
    4.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4.5.1 锆石分析方法
        4.5.2 锆石样品描述
        4.5.3 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4.5.4 周缘构造热事件及岩体
        4.5.5 物源区限定
        4.5.6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5.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5.1.1 砾岩
        5.1.2 砂岩
        5.1.3 泥岩
        5.1.4 凝灰岩
        5.1.5 碳酸岩
    5.2 沉积结构
    5.3 沉积构造
        5.3.1 层理构造
        5.3.2 层面构造
        5.3.3 变形构造
    5.4 古生物标志
    5.5 沉积相类型
        5.5.1 冲积扇沉积
        5.5.2 辫状河沉积
        5.5.3 曲流河沉积
        5.5.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5.5.5 曲流河三角洲
        5.5.6 湖相
    5.6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5.7 沉积相剖面对比
第六章 原型盆地探讨
    6.1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6.1.1 东部边界
        6.1.2 南部边界
    6.2 中晚三叠世构造背景探讨
        6.2.1 原位微区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6.2.3 构造背景分析
        6.2.4 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响应
    6.3 中晚三叠世原始盆地沉积面貌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海相火山岩及其研究现状
        1.2.2 九瑞地区调查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区域褶皱
        2.2.2 区域断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区域侵入岩
        2.3.2 区域火山岩
第3章 晚奥陶世古火山岩分布及典型剖面
    3.1 斑脱岩分布与对比
    3.2 古火山岩
        3.2.1 晚奥陶世古火山岩的发现
        3.2.2 实测地层剖面及岩性组合
        3.2.3 古火山岩层序特征
第4章 古火山岩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4.1 地质产状
    4.2 岩石学特征
    4.3 水热蚀变与同生石英岩化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4.1 分析方法
        4.4.2 主量元素
        4.4.3 微量元素
        4.4.4 稀土元素
第5章 年代学研究
    5.1 样品制备及分析
    5.2 LA-ICP-MS锆石年龄
第6章 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6.1 岩石成因
    6.2 构造环境
    6.3 构造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选题依据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工作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1.3.1 完成工作量
        1.3.2 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深部结构特征
        2.1.3 区域构造演化
    2.2 铜陵矿集区
        2.2.1 地壳结构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地层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3.2.1 岩体空间分布
        3.2.2 岩石形成年龄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1 微量元素
        3.4.2 稀土元素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3.5.1 Sr-Nd同位素
        3.5.2 O同位素
        3.5.3 Pb同位素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3.6.1 岩浆起源
        3.6.2 岩浆演化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3.7 小结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4.1 矿床时空分布
        4.1.1 矿床空间分布
        4.1.2 矿床时间分布
    4.2 矿床成因类型
    4.3 矿田地质特征
        4.3.1 铜官山矿田
        4.3.2 狮子山矿田
        4.3.3 新桥矿田
        4.3.4 凤凰山矿田
        4.3.5 沙滩角矿田
    4.4 小结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5.1 矿田地质概况
        5.1.1 地层
        5.1.2 构造
        5.1.3 岩浆岩
        5.1.4 矿床
    5.2 矿床地质特征
        5.2.1 包村金(铜)矿床
        5.2.2 朝山金矿床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5.2.9 胡村铜(钼)矿床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5.3 小结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6.1.8 小结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6.2.1 氢-氧同位素
        6.2.2 硫同位素
        6.2.3 铅同位素
        6.2.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表

(8)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目录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概况
        1.1.1 国内外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1.1.2 碳酸盐岩台地研究现状
        1.1.3 碳酸盐岩古气候的研究进展
        1.1.4 安徽沿江地区石炭系研究进展
    1.2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研究存在问题
    1.3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石炭纪地层发育特征
    2.3 晚石炭世生物发育演化
        2.3.1 黄龙组
        2.3.2 船山组
第三章 晚石炭世地层及实测剖面
    3.1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地层特征
        3.1.1 黄龙组
        3.1.2 船山组
    3.2 实测剖面描述
        3.2.1 宿松坐山剖面
        3.2.2 贵池芦冲剖面
        3.2.3 含山花山石矿剖面
        3.2.4 宣城水东剖面
第四章 碳酸盐岩定量分析
    4.1 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4.2 定量分析方法的确定
    4.3 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4.3.1 宿松坐山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4.3.2 含山花山石矿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4.3.3 宣城水东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碳酸盐岩定量分析特征
第五章 岩相、微相特征
    5.1 碎屑岩相
    5.2 碳酸盐岩相
        5.2.1 石灰岩
        5.2.2 白云岩
    5.3 安徽沿江地区典型剖面微相研究
        5.3.1 宿松坐山剖面
        5.3.2 贵池芦冲剖面
第六章 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6.1 黄龙期沉积相及其环境特征
        6.1.1 滨海相
        6.1.2 开阔台地相
    6.2 船山期沉积相及其环境特征
        6.2.1 潮坪相
        6.2.2 开阔台地相
    6.3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第七章 碳酸盐岩台地演化
    7.1 石炭纪碳酸盐岩台地演化
    7.2 台地演化的影响因素
        7.2.1 构造运动
        7.2.2 海平面升降
第八章 碳酸盐岩古气候
    8.1 元素比值法
        8.1.1 宿松坐山剖面
        8.1.2 含山花山石矿剖面
    8.2 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8.2.1 稀土元素总量
        8.2.2 δCe 和δEu
        8.2.3 REE 配分模式
    8.3 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8.3.1 古盐度分析
        8.3.2 古海水温度
        8.3.3 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
    8.4 讨论
第九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白云岩研究现状
        1.1.1 白云岩成因模式研究
        1.1.2 白云岩研究方法现状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技术路线及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区域断裂带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4 区域矿产资源
第三章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3.1 白云岩剖面实测
        3.1.1 宿松坐山黄龙组剖面
        3.1.2 怀宁夫子岗黄龙组剖面
    3.2 白云岩岩石学特征
        3.2.1 晶粒白云岩
        3.2.2 角砾白云岩
        3.2.3 残余颗粒白云岩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CaO 和 MgO
        4.2.2 Mg/Ca 比值
        4.2.3 Na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1 Sr
        4.3.2 Fe 和 Mn
        4.3.3 Sr/Ba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1 稀土元素总量
        4.4.2 δCe 和δEu
        4.4.3 REE 配分模式
        4.4.4 结果讨论
    4.5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6 流体包裹体特征
        4.6.1 测温原理和方法
        4.6.2 包裹体测温特征
第五章 成岩作用
    5.1 成岩作用类型
    5.2 成岩阶段划分
    5.3 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6.1 白云岩成因
        6.1.1 晶粒白云岩成因
        6.1.2 角砾白云岩成因
        6.1.3 残余颗粒白云岩
    6.2 白云岩成因模式
第七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10)长江中下游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面分布特点及控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目的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工作方法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1.5 研究进展和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1.1 区域深断裂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区域基底和盖层
        2.2.1 区域基底
        2.2.2 区域盖层
    2.3 区域岩浆岩
第三章 研究区泥盆系—石炭系界面分布特点
    3.1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出露特征
        3.1.1 东西向地层分区
        3.1.2 南北向地层分区
    3.2 晚古生代地层对比特征
        3.2.1 东西向地层对比
        3.2.2 南北向地层对比
    3.3 泥盆系—石炭系界面分布特点
        3.3.1 五通组主要特征
        3.3.2 黄龙组主要特征
        3.3.3 黄龙组与下伏岩性组的接触关系
第四章 研究区泥盆系—石炭系界面控矿特征
    4.1 泥盆系和石炭系的地质特征
        4.1.1 泥盆系地质特征
        4.1.2 石炭系地质特征
    4.2 典型金属矿床类型
    4.3 典型矿床—新桥铜铁矿床剖析
        4.3.1 新桥矿田和矿区地质特征
        4.3.2 新桥矿床和矿体地质特征
        4.3.3 新桥矿床成因分析
第五章 研究区泥盆系—石炭系界面控矿规律
    5.1 不整合界面与成矿关系探讨
    5.2 长江中下游地区层控式矽卡岩矿床特征
    5.3 长江中下游地区沉积岩中喷流沉积或热水沉积矿床(Sedex型)特征
    5.4 层间滑脱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特征
    5.5 矿床成矿作用和控矿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Ⅰ
图版Ⅱ
致谢

四、江苏南部黄龙组底部白云岩的归属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2]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D]. 侯章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南京湖山黄龙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旋回地层研究[D]. 孟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D]. 刘溪. 西北大学, 2019(01)
  • [6]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 左青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7]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8]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研究[D]. 王冰.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9]安徽沿江地区晚石炭世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赵大千.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10]长江中下游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面分布特点及控矿规律研究[D]. 魏翔. 长安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苏南黄龙组底部白云岩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